[发明专利]一种制备Tasker Ⅲ型(111)晶面MgO的溶剂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72519.1 | 申请日: | 201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2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朱卡克;周兴贵;肖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F5/06 | 分类号: | C01F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tasker 111 mgo 溶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Tasker III型(111)晶面MgO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中间体的合成、及其后处理制备Tasker III型(111)晶面MgO等过程。
背景技术
Tasker III型极性表面一直是固体物理学家和表面科学家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除了其稳定存在的机理和表面结构本身引起很大的研究兴趣而外,表面的吸附行为以及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也成为研究的重心。无论是表面科学的实验研究,还是理论计算都显示:Tasker III型表面相对于其他表面具有很高的催化和表面活性,也可能会有更多的应用前景(Phys.Rev.B 2005,71,(11),9;Phys.Rev.Lett.2003,90,(21),4.)。但是,这些研究都是在超高真空条件下,通过表面谱学方法得到的结论,由于压力鸿沟和材料鸿沟的存在,在超高真空条件下得到的结果往往和真实催化剂有一定的差距(Phys.Rev.Lett.1998,81,4891)。造成这个差距的原因在于,已有的合成方法不能得到高能的表面。具体到MgO,传统的制备方法是通过Mg(OH)2或MgCO3等镁盐的热解,得到的MgO是以(100)面为主要表面的六方片状结构;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可以得到纳米级的MgO,控制其颗粒大小,但是得到的仍然是(100)面为主的方块结构(Angew.Chem.-Int.Ed.2005,44,(31),4917-4920)。而通过气凝胶技术制备的MgO也是以(100)表面为主的纳米颗粒(Chem.Mater.2002,14,(1),362-368)。而通过气凝胶方法得到的MgO(111)纳米薄片是一种优良的Lewis碱催化剂,在Claisen-Schmidt缩合和生物柴油制备等反应中显示了很高的催化活性。但 是,以前的方法需要用镁条在惰性气氛下的甲醇解来制备前躯体甲醇镁,并且需要用超临界甲醇来处理,一方面高温(245C)和高压(80~120bar)的合成条件比较苛刻,另一方面,原料的价格昂贵且不易控制。在此,我们申请一种配体交换和酯化的方法来得到同样结构的MgO,通过乙酸盐中乙酸根和甲醇的交换,先得到Mg(OH)(OCH3),这一介稳材料在热分解后可以生成MgO(111)纳米薄片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制备Tasker III型(111)晶面MgO的溶剂热方法,通过此方法制备的MgO粉末具有片状结构,而其主要暴露表面为(111)面,具有很高的表面能和表面活性。与普通MgO相比,Tasker III型(111)晶面MgO由一层完全带正电荷的Mg2+和一层完全带负电荷的O2-层叠而成。这样,垂直于这个表面的方向上就会产生偶极,因而这种表面具有强极性,促使其与吸附的客体分子间具有很强的相互作用。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和步骤如下:
(1)称量乙酸镁,并将它溶解在无水甲醇中形成溶液;
(2)按照苯甲醇与乙酸镁摩尔比1∶0.1~10,称量苯甲醇,逐滴加入(1)中的溶液中持续搅拌2-3小时。
(3)将(2)中的溶液转移到到高压釜中。然后将高压釜置于烘箱中,控温处理一定时间;
(4)将(3)中处理得到的溶液进行抽滤、干燥,得到粉末。
(5)将(4)中的粉末放置马弗炉中高温处理一定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中间体Mg(OH)(OCH3)的XRD图
图2MgO(111)薄片与普通MgO的XRD图
图3MgO(111)薄片透射电镜TEM照片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
称取0.01mo l的乙酸镁,加入到100ml的甲醇溶剂中,边搅拌边加入0.01mo l的苯甲醇,均匀分散后,转入容积为200ml的高压反应釜中,放置于鼓风干燥箱中,温度为180℃,晶化时间为20小时。取出反应釜,待冷却后进行抽滤、干燥,放置于马弗炉中进行焙烧,焙烧温度为550℃,焙烧时间为4小时,得到MgO(111)粉末。
实验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25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装置、数据处理方法及路由模块
- 下一篇:基于云服务的加油站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