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上转换荧光材料稀土掺杂NaYF4纳米晶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2491.1 | 申请日: | 201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2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施鹰;郭婧;谢建军;许健;马飞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85 | 分类号: | C09K11/8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换 荧光 材料 稀土 掺杂 nayf sub 纳米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纯六方相NaYF4为基质,掺杂Yb3+、Er3+离子的上转换荧光纳米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属荧光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上转换材料是指在长波辐射激发下,可以发射出比激发光源波长短的荧光材料。上转换发光纳米颗粒被广泛用于生物荧光标记、太阳能电池以及光通信领域的红外光电探测器。目前,稀土离子掺杂NaYF4材料是目前所知的近红外-可见上转换发光材料中量子效率最高的材料(Applied Physics Letters,1972;21:159-160)。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NaYF4可能出现二种不同的晶体结构形式:立方相和六方相,其中稀土掺杂六方相NaYF4材料的上转换强度比同样组分条件下的立方相NaYF4材料高一到两个数量级(J. Mater. Chem., 2009, 19, 3546–3553)。因此在材料合成过程中有效的控制NaYF4的相组成对于其上转换发光性能的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六方相NaYF4荧光基质材料的制备方法较多采用热分解、共沉淀、溶剂热等方法。其制备温度至少在300℃左右(Nano Lett., Vol. 7, No. 3, 2007),加热时间长达数天(Nature, Vol 463,25 February 2010),且常要求真空条件(J. Am. Chem. Soc. 2006, 128, 6426),需要有毒的有机金属前驱体。因此,采用简单易行且环保的方法制备出纯六方相的纳米级NaYF4发光颗粒,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转换荧光材料纯六方相NaYF4:Yb3+/Er3+纳米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基本特点是以油酸等有机溶剂作为反应溶剂,在200℃加热24h条件下,制备出纯六方相、高发光强度的纳米级上转换NaYF4荧光颗粒。本发明一种上转换荧光材料稀土掺杂NaYF4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以稀土氧化钇(Y2O3)、氧化铒(Er2O3)、氧化镱(Yb2O3)为起始原料,溶解于质量浓度为68%的浓硝酸中,然后再加去离子水,配制成浓度分别为0.2176mol/L、0.00814mol/L、1.014mol/L的稀土离子溶液备用;
(b).称量0.4g氟化氨、1.0g乙醇钠备用;
(c).取50ml有机溶剂;
(d).将步骤(a)配制的稀土离子溶液按一定摩尔比例Y:Yb:Er=(1-x-y):x:y,其中x=0.18~0.20,y=0.01~0.02,配合后置于80℃的烘干箱中干燥12小时备用;
(e).将步骤(d)制得的干燥物分散于步骤(c)称取的油酸溶剂中,并加入步骤(b)称量的氟化氨、乙醇钠原料,80℃恒温空气气氛下搅拌30分钟后备用;
(f).将步骤(e)得到的产物转移到体积为100ml聚四氟乙烯容器中,置于水热釜进行密封,放置于烘箱中在60~250℃下进行2~24hr小时保温进行溶剂热处理;随炉冷却后,离心分离产品,用去离子水与乙醇交替清洗,产品放入80℃烘箱,干燥20小时后,即得到上转换荧光基质材料纯六方相NaYF4:Yb3+/Er3+纳米晶颗粒。
其反应过程为: Ln3++OA→Ln-OA (Ln=Y,Er,Yb)
Ln-OA+Na++4F-→NaLnF4+OA(OA为油酸)
本发明的NaYF4纳米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1)使用本方法制备出的纳米级上转换NaYF4荧光材料为完全六方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24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以酸为沉淀剂从废定影液中回收银的方法
- 下一篇:柴油机喷油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