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还原电位调控厌氧发酵生产丁醇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7251.2 | 申请日: | 201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6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姜岷;郭亭;孙佰军;奚永兰;陈可泉;吴昊;韦萍;欧阳平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7/16 | 分类号: | C12P7/16;C12R1/145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肖明芳 |
地址: | 210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还原 电位 调控 发酵 生产 丁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氧化还原电位调控厌氧发酵生产丁醇的方法,属于生物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0世纪初,丙酮、丁醇发酵是仅次于乙醇发酵的第二大发酵工业,但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逐步被化学法替代。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紧缺,生物法生产丙酮、丁醇重新显示出优势。受世界石油资源价格、环保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发展生物燃料已成为许多国家提高能源安全、减排温室气体、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生物丁醇以其能量密度高、腐蚀性小、对水的宽容度大、可以和汽油混合等许多优于生物乙醇之处而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丁醇不仅是优良的有机溶剂和重要的化工原料,能应用于化工、塑料、有机合成、油漆等工业,而且还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生物燃料,在替代汽油作为燃料方面优于乙醇。
丁醇,又称正丁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用作油漆和表面涂料,也用于生产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等增塑剂,还用来制造醋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丁酯、正丁胺、氨基树脂、乙二醇醚,并可用于表面涂料、皮革处理、香料、橡胶加工助剂和农用化学品等方面。随着我国化学工业和医药工业的不断发展,丁醇将有一定增长[柴国梁.国内丁醇市场分析.上海化工,2006,31(2):49-52]。从丁醇的消费市场看,丙烯酸丁酯和醋酸丁酯需求的强劲增长将是推动丁醇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
丙酮、丁醇发酵是丙酮丁醇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简称丙丁菌)等在厌氧条件下将葡萄糖、木糖等代谢为丙酮、丁醇和乙醇的生物化学过程。丙丁菌的代谢途径开始是从葡萄糖经丙酮酸到大量乙酸、丁酸积累,然后从乙酸和丁酸形成丙酮、丁醇和乙醇。
发酵体系的氧化还原电位值是pH值、溶解氧浓度、平衡常数和大量溶解培养基中物质的氧化还原电位的综合反映[Ishizaki A,Snibai H,Hirose Y.Basic aspects ofelectrodepotential change in submerged fermentation[J].Agric.Biol.Chem.,1974,38:2399-2405]。胞外的氧化还原电位可以影响胞内的酶活、NADH/NAD+的比例,从而可以影响菌体的代谢。目前,有关氧化还原电位用于发酵过程的调控已经在许多专利中出现。中国专利CN101307339报道了江南大学孙志浩等调节厌氧发酵产琥珀酸过程中菌体生长与产酸的ORP值,选取适合于菌体生长与产酸的ORP值作为发酵控制参数,以达到提高琥珀酸产量和降低副产物浓度的目的。中国专利CN101235397报道了华东理工大学王永红等控制发酵液的氧化还原电位为-190~-150mv,使得菌体较快适应发酵环境,以高的比生长速率生长,可大大提高乳酸菌生产乳酸的产量。中国专利CN101182555报道了南京工业大学李建等将氧化还原电位控制在最适值,达到了丁二酸的高效率生产,减少了副产物生成,缩短了发酵时间。
丙酮丁醇梭菌的氧化还原电位包括两方面。一方面由于它缺乏氧化还原电位较高的细胞色素和细胞色素酶,对于许多代谢物就不能或很少氧化,能量供应就不足。因此,它不能在有氧或氧化还原电势较高的环境中生长。另一方面,当丙酮丁醇梭菌种子液接入培养基后,细胞的周围被菌液带来的还原性物质所包围,开始进行代谢。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被微生物的氧化还原酶系氧化,并通过酶系的传递,使培养基中的氧及其它氧化物质被还原,细菌中获得能量,同时培养基中的氧化型物质浓度降低。也就是说,细菌本身的代谢起到了还原的作用,使自己建立了一个还原电位低到可以生长的环境,得以继续进行生长繁殖。
丙酮丁醇发酵过程是一个厌氧发酵的过程,且可分为两个时期,即产酸期、产醇期。在产酸期,pH值下降,丙丁菌细胞数目激烈增加,溶剂产生很少,主要发酵产物是乙酸、丁酸、H2和CO2等;在产醇期,丁酸和乙酸被还原,pH值上升,其减酸速率与前发酵期的升酸速率相似,其中丁酸的减少比乙酸多,转变成丙酮、丁醇等溶剂,在这个时期,发酵现象最旺盛,菌体活力最强,菌体数量最多[陈騊声.发酵法丙酮和丁醇生产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1]。两个发酵阶段的氧化还原电位值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产酸期ORP值较高有利于均提升长,产醇期ORP值较低有利于产醇。
现有的技术中还没有直接通过筛选合适的氧化剂与还原剂来设计合适的ORP调控策略来提高丁醇和总溶剂的产量以及提高总溶剂转化率和生产速率的专利或其他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72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色重叠无墨印刷纸
- 下一篇:微型混合富氧燃烧的燃气轮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