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还原电位调控厌氧发酵生产丁醇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7251.2 | 申请日: | 201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6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姜岷;郭亭;孙佰军;奚永兰;陈可泉;吴昊;韦萍;欧阳平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7/16 | 分类号: | C12P7/16;C12R1/145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肖明芳 |
地址: | 210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还原 电位 调控 发酵 生产 丁醇 方法 | ||
1.一种氧化还原电位调控厌氧发酵生产丁醇的方法,包括菌种活化、种子培养、厌氧发酵三步骤,其特征在于,根据丙酮丁醇梭菌厌氧发酵生产丁醇时氧化还原电位变化的特性,在发酵体系中引入ORP电极,结合氧化剂过氧化氢、硫酸铁或铁氰化钾,以及还原剂维生素C、硼氢化钠或硫化钠对发酵体系的ORP进行调节,将厌氧发酵的初期ORP控制在-550±5mv,当OD600长到2后,再将ORP控制在-525±5mv。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还原电位调控厌氧发酵生产丁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氧化剂过氧化氢、硫酸铁、铁氰化钾分别为浓度1~2g/L的水溶液;还原剂维生素C、硼氢化钠或硫化钠分别为为浓度1~2g/L的水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还原电位调控厌氧发酵生产丁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酮丁醇梭菌为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XY16CCTCC NO:M 2010011,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AS1.134CGMCC 1.134,或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AS1.135CGMCC 1.1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还原电位调控厌氧发酵生产丁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种活化步骤中,菌种由冻存的甘油管中接入50mL血清瓶的pH为6.0~7.0的含有淀粉或糖类的能提供碳源、氮源以及无机盐的液体培养基中,通入N2或CO2,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温度为30~40℃,活化培养12~24h,用于种子培养基接种和菌种保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还原电位调控厌氧发酵生产丁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子培养步骤中,种子培养的培养基为pH 6.0~7.0的含有淀粉或糖类的能提供碳源、氮源以及无机盐的液体培养基,培养时将500mL血清瓶中加入种子培养基100~400mL,通入N2或CO2,115~121℃灭菌15~30min,冷却后接入活化的种子液,培养温度为30~40℃,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培养时间为8~16h,用于发酵罐接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还原电位调控厌氧发酵生产丁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厌氧发酵生产丁醇的步骤中,发酵培养的培养基为pH 6.0~7.0的含有糖类的能提供碳源、氮源及无机盐的液体培养基,发酵罐中放入pH电极和ORP电极,接种量为5%~10%(v/v),温度为35~40℃,发酵罐通入N2或CO2以保持发酵体系的厌氧环境,搅拌转速在100~200rpm,并利用强酸和强碱控制发酵过程pH在4.0~6.0,发酵的初期ORP控制在-550±5mv,当OD600长到2后,再将ORP控制在-525±5mv,发酵总时间为36~72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还原电位调控厌氧发酵生产丁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强碱为2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强酸为2mol/L的盐酸水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725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色重叠无墨印刷纸
- 下一篇:微型混合富氧燃烧的燃气轮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