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凝析油调和高辛烷值汽油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5615.3 | 申请日: | 201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9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连丕勇;王志敏;尹延超;辛春玲;赵学勤;田晓光;李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L1/04 | 分类号: | C10L1/04;C10L1/185;C10L1/182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郭元艺 |
地址: | 113001 辽宁省抚顺市丹东***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凝析油 调和 辛烷值 汽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高辛烷值汽油制备方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凝析油调和高辛烷值汽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凝析油(gas condensate)是指从凝析气田的天然气中凝析出来的液相组分,又称天然汽油。其主要成分是C5 至C22烃类的混合物,并含有极少量二氧化硫、噻吩类、硫醇类、硫醚类和多硫化物等杂质,其馏分多在20~200 ℃之间,挥发性好,是生产溶剂油的优质原料。凝析油作为大多数油田的副产品,一直以来销路不好,且价值低,油田凝析油目前主要作为催化重整和裂解制乙烯的原料,而催化重整和裂解制乙烯工艺复杂的流程以及大规模的投资对于中小型炼油厂来说非常不适合。国内众多炼油厂由于对原料的挑剔,造成原料供应渠道受限,无形之中损失了巨额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利用凝析油调和高辛烷值汽油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利用凝析油调和高辛烷值汽油的方法,可按如下步骤实施:(1)取凝析油,常温下加入助溶剂并不断搅拌;(2)常温下加入辛烷值改进剂并不断搅拌;(3)过滤步骤(2)所得油品,即得目的产物。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凝析油、助溶剂及辛烷值改进剂的体积比依次为:10~25:5~6:3~4。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辛烷值改进剂可选择MTBE与TAME的混合物,其体积比为1:1~2。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助溶剂为甲醇及异戊醇的混合物。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甲醇与异戊醇的体积比为8~14:2~5。
另外,本发明所述步骤(1)中,搅拌时间大于或等于20min。
其次,本发明所述步骤(2)中,搅拌时间大于或等于30min。
本发明以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凝析油为调和主体,添加辛烷值改进剂及助溶剂等助剂,可以调和出满足国标的高质量汽油,对凝析油的合理利用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从根本上解决了凝析油难以利用,难以出售的问题,从而大大的提高了凝析油的利用价值,且投资设备低,调和工艺简单,原料充足、价低,经济价值极其可观。
另外,本发明目的产物还有如下优点:1)产品稳定,零下28度不分层不混浊;2)产品清澈透明,质量好稳定性高。
对93#调和汽油进行品性分析,具体数据见表1。
表 1。
从表1中可看出,利用凝析油调和出的油品符合国家93#汽油标准,故可以作为凝析油调和汽油的范例。
结论。
用凝析油作为调和汽油的主成分,选择合适的助溶剂异戊醇以及相关助剂甲醇、MTBE等,调和出符合国家标准的90#、93#及97#汽油。利用凝析油调和汽油拓展了凝析油的利用空间,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及科学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1)取凝析油(中原油田)180L;2)常温下加入60L的助溶剂,并不断搅拌;3)再加入30L的辛烷值改进剂并不断搅拌;4)过滤后即得90#成品油。其中辛烷值改进剂为MTBE与TAME按体积比为1:1的比例混合而成,助溶剂按甲醇和异戊醇按体积比为11:3的比例混合而成。
实施例2。
1)取凝析油(辽河油田)180L;2)常温下加入50L的助溶剂,并不断搅拌;3)再加入30L的辛烷值改进剂并不断搅拌;4)过滤后即得93#成品油。
其中辛烷值改进剂为MTBE与TAME按体积比为1: 2的比例混合而成,助溶剂按甲醇和异戊醇按体积比为11:3的比例混合而成。
实施例3。
1)取处理后的凝析油(中原油田)180L;2)常温下加入50L的助溶剂,并不断搅拌;3)再加入40L的辛烷值改进剂并不断搅拌;4)过滤后即得97#成品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未经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56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