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体供应系统以及具有该液体供应系统的液体消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64932.3 | 申请日: | 2011-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1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有贺言也;石泽卓;清水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柳春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供应 系统 以及 具有 消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应在液体消耗装置中消耗的液体的技术。
背景技术
作为液体消耗装置的一个例子,已知通过从喷射头喷射墨水来印刷图像等的所谓的喷墨打印机。从喷射头喷射的液体被容纳在专用的液体容纳容器(例如,液体罐)中,该液体罐内的液体经由连接管被供应给喷射头。在这样的液体罐中,当容器内的墨水用完时,一般对每个液体罐更换新的液体罐,在进行大量印刷(大量地消耗液体)的情况下,必须多次更换墨盒。
为此,提出了不需要更换液体罐而可通过补充液体进行使用的液体罐(专利文献1)。在这样的液体罐中,用于注入液体的注入口被设置在液体罐的上表面上,当液体罐内的液体减少时,通过取下嵌在注入口密封塞,能够从注入口补充液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5-288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能够如此补充液体的液体罐中,存在着在补充液体时灰尘等异物可能会从注入口进入液体罐内的问题。即,在需要补充液体之前的期间很长的情况下,在此期间中注入口的周缘(特别是密封塞的上表面)大多会聚积灰尘。在这样的状态下,为了补充液体而取下密封塞时,灰尘进入容器内,灰尘与液体被一起供应给喷射头,从而构成引起堵塞等的原因。作为减少如此聚积在注入口周缘的灰尘的对策,构想到设置覆盖注入口的盖。但是,在补充液体的时候,该盖构成障碍,使得补充液体的工作变得繁杂。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能够在不使从液体罐的注入口补充液体的操作变复杂的情况下抑制在液体补充时从注入口进入灰尘的技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本发明的液体供应系统采用了以下的构成。即,
一种用于向液体消耗装置供应液体的液体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体容纳容器,所述液体容纳容器与液体消耗装置分体地设置在所述液体消耗装置的外侧,并容纳由液体消耗装置消耗的液体;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将所述液体容纳容器内的液体引导到所述液体消耗装置;
液体注入口,所述液体注入口设置在所述液体容纳容器上;以及
盖部件,所述盖部件覆盖所述液体注入口的上方设置,
所述液体注入口朝向水平方向设置在所述液体容纳容器的任一侧面的上部的位置,
所述液体容纳容器是在补充所述液体时在以使所述液体注入口竖直向上的方式放倒该液体容纳容器的状态中补充该液体的容器,
所述盖部件是在所述液体容纳容器被放倒之前的状态中位于该液体容纳容器的上侧并且在与设置有所述液体注入口的一侧相反侧的位置上被轴支承的部件。
在如此的本发明的液体供应系统中,液体容纳容器与液体消耗装置分体地设置,液体容纳容器内的液体经由连接管被供应给液体消耗装置。在该液体容纳容器中,液体注入口以朝向水平方向的方式设置在液体容纳容器的任一侧面的上部的位置,在处于以使液体注入口竖直朝上方式将液体容纳容器放倒了的状态时,能够向液体容纳容器补充液体。另外,“液体注入口朝向水平方向”是指液体注入口朝向水平方向开口的状态,该液体注入口可通过密封塞等密封。另外,覆盖液体注入口上方设置的盖部件在液体容纳容器被放倒之前的状态中位于液体容纳容器的上侧,并且在与设置有液体注入口的一侧相反侧的位置上被轴支承。
根据上述的构成,在向液体消耗装置供应液体的状态(液体容纳容器被放倒前的状态)中,液体容纳容器的液体注入口朝向水平方向,因此,与液体注入口竖直向上的情况相比,灰尘难以积聚在液体注入口(被密封塞等封闭)的附近。由此,在放倒液体容纳容器而使液体注入口竖直朝上时,能够减少注入口附近的灰尘积聚,其结果是,在取下密封塞补充液体时,能够抑制灰尘从液体注入口进入。
此外,由于液体注入口的上方被盖部件覆盖,能够进一步减少在液体注入口附近的灰尘积聚,其结果是,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在补充液体时灰尘从液体注入口进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49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