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氧化碳吸收剂的添加剂及其运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62039.7 | 申请日: | 201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3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秦福初;杜云贵;唐绍刚;伍灵;王厚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4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碳 吸收剂 添加剂 及其 运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胺类二氧化碳吸收剂,特别涉及添加有机锶的有机胺类二氧化碳吸收剂。
背景技术
温室效应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全球应对温室效应的关键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其中主要是减少能源消费的CO2排放。根据EIA《世界能源展望2007》,煤炭需求量增幅是能源种类中增幅最大的,从2007年到2030年,煤炭需求量将上升约64%,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减少由于煤炭消费所导致的CO2排放是控制其总排放量的主要途径之一。2009年,我国能源消耗产生的CO2排放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CO2排放国。我国CO2排放量较快增长的态势,将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压力。在我国,燃煤电厂CO2排放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之一,其CO2排放约占我国CO2排放总量的50%;而据能源规划预测,到2010年,我国燃煤发电机组将增加到7亿千瓦,发电用煤将达到16亿吨,并且从2010年到2020年,全国煤炭消费总量还将持续增长。因此,减少燃煤电厂CO2排放对于控制我国CO2排放总量至关重要。
目前,CO2脱除过程的技术主流大致可分为三大类:溶剂吸收法、膜分离法和固体吸附剂吸附法。其中,溶剂吸收技术是最有吸引力、应用也最广泛的一种分离技术,绝大多数燃煤电厂烟气CO2吸收装置都采用了该类技术。CO2吸收剂的质量是该工艺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但是在燃煤电厂烟气环境下,目前的吸收剂容易出现氧化,飞灰污染,化学腐蚀等情况,吸收剂容易变质失效。
因此,燃煤电厂烟道环境中的CO2吸收剂,在添加了添加剂后应当具有以下品质:①抗氧化性好:燃煤电厂烟道中的烟气含有6%-15%的氧气,属于高含氧环境,特别是高温环境下,吸收剂容易被氧气氧化而导致失效;②腐蚀性低:添加剂应当能够降低吸收剂对设备的腐蚀,特别是降低高温时的腐蚀性;③环境友好:挥发性低,无污染。金属非离子添加剂可以同单乙醇胺(MEA)、N-甲基二乙醇胺(MDEA)等弱碱性有机胺复配,可以增加MEA、MDEA等吸收剂的热稳定性,降低有机胺的腐蚀性,增强有机胺的抗氧化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二氧化碳吸收剂的添加剂,该添加剂和有机胺溶液联合运用,可显著降低氧化速率和电化学腐蚀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二氧化碳吸收剂的添加剂,所述二氧化碳吸收剂的添加剂为有机锶。
进一步,所述有机锶为异丙醇锶。
进一步,所述异丙醇锶的质量分数为0.01-5%的异丙醇锶溶液。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二氧化碳吸收剂,该吸收剂为有机胺和有机锶联合运用,其能够显著降低氧化速率和电化学腐蚀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含有二氧化碳吸收剂的添加剂的二氧化碳吸收剂,所述二氧化碳吸收剂为含有质量分数为0.01-5%的二氧化碳吸收剂的添加剂的有机胺溶液,所述有机胺溶液的浓度以质量分数计为10%-30%的有机胺溶液。
进一步,所述有机胺为单乙醇胺和N-甲基二乙醇胺中任一种或混合液。
进一步,所述有机胺溶液是单乙醇胺溶液,所述单乙醇胺溶液中单乙醇胺的质量分数为18%。
进一步,所述二氧化碳吸收剂还含有锶盐。
进一步,所述锶盐为氯化锶。
进一步所述锶盐为氯化锶的质量分数为0.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含有二氧化碳吸收剂的添加剂的二氧化碳吸收剂能够显著降低氧化速率及电化学腐蚀性,延长其使用时间,降低其对设备的腐蚀作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在CO2脱除技术中,添加机锶的有机胺类二氧化碳吸收剂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氧化性能的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20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