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型永磁直驱风电系统网侧变换器的并网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61933.2 | 申请日: | 201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7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郑雪梅;李秋明;王卫;徐殿国;郭玲;李巍;李晓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永磁 直驱风电 系统 变换器 并网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永磁直驱风电系统网侧变换器的并网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在并网过程中会出现过电压、过电流或转速上升等问题,对电网会造成冲击,这种冲击的严重后果会引起电网电压的降低,还会对发电机和机械部件造成损害,更为严重的是,长时间的并网冲击,还可能使系统瓦解或威胁风力发电机的正常运行,因此,必须通过合理的发电机并网技术来抑制并网冲击电流。传统的控制方法有PI控制和线性滑模控制,但是PI控制具有较大的超调量,系统的响应时间较长,而线性滑模控制虽然相对于PI控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存在抖振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PI控制超调量大、系统响应时间长,线性滑模控制存在抖振现象的问题,提出的一种小型永磁直驱风电系统网侧变换器的并网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小型永磁直驱风电系统网侧变换器的并网控制方法的步骤为:
步骤一、采集电网的三相电压信号和三相电流信号,转换为两相旋转电压信号和两相旋转电流信号;
步骤二、获取d轴给定电流
步骤三、根据步骤二获取的d轴给定电流获取d轴高阶非奇异终端滑模面s1,根据q轴给定电流获取q轴高阶非奇异终端滑模面s2;
步骤四、根据步骤三获取的q轴高阶非奇异终端滑模面s2获取q轴控制律uq,根据步骤三获取的d轴高阶非奇异终端滑模面s1获取d轴控制律ud;
步骤五、根据步骤四获取的q轴控制律uq和d轴控制律ud获取网侧变流器的驱动信号,将驱动信号输入网侧变流器,利用网侧变流器将永磁直驱风电系统产生的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输入电网,完成风力发电的电流并网。
本发明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超调量大、系统响应时间长及存在抖振现象的问题,能够使系统在更短时间内达到稳定,系统响应时间更短,超调量更小,动态性能更为优越,从而避免了风力发电机在并网过程中对电网造成冲击和对风电系统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害。本发明的发明效果如下:在MATLABA或Simulink里搭建网侧变流器高阶非奇异终端滑模结构的仿真模型,仿真参数为:k1=k2=1,p1=p2=5,q1=q2=3。
图1是系统启动时有功电流id的调节过程比较曲线,图2是系统启动时母线电压udc的调节过程比较曲线。由图可以看出,与传统PI控制和线性滑模控制相比较,采用高阶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时,母线电压udc和有功电流id在更短时间内达到了稳定,系统响应时间更短,超调量更小。
图3是电网电压发生扰动时有功电流id的波形比较曲线,图4是电网电压发生扰动时母线电压udc的波形比较曲线。由图可以看出,在0.3s时电网电压发生15%的跌落,在0.4s时恢复正常,与传统的PI控制和线性滑模控制相比,采用高阶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时,母线电压udc和有功电流id的调节时间最短,响应速度最快,超调量更小。
图5是直流侧输入变化时有功电流id的变化比较曲线,图6是直流侧输入变化时母线电压udc的变化比较曲线。由图可以看出,直流侧输入电流在1.05s时提高1.25倍,直流母线电压在短暂的调节过程后仍然稳定在300V,与传统的PI控制和线性滑模控制相比,采用高阶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时,母线电压udc和有功电流id重新达到稳定的时间更短,响应速度更快,超调量更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19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