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磷酸肌醇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7906.8 | 申请日: | 201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7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席真;宋凡波;王廷;崔全斌;周凯;刘建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9/6561 | 分类号: | C07F9/6561;C07F9/117;C07F9/177;A61K31/665;A61K31/661;A61K31/6615;A61K31/69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浩然;王凤桐 |
地址: | 30007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磷酸 肌醇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磷酸肌醇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磷酸肌醇类化合物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
式I,
其中,R1-R6各自独立地为R基团,所述R基团选自式II所示的基团、氢、羟基、叠氮基、氨基、卤素、硝基、氰基、C6-C10的芳氧基、C1-C4的烷氧基、总碳原子数为4-8的烷基硅氧基、总碳原子数为3-8的烷基烯丙氧基、总碳原子数为2-6的烷酯基和总碳原子数为2-6的烷基磺酸酯基中的至少一种,且R1-R6中至少一个为式II所示的基团;
或者,R1-R6中至少一组基团形成缩酮基或缩醛基,其余基团各自独立地为R基团且至少一个为式II所示的基团,所述一组基团为形成缩酮基或缩醛基的两个基团;
或者,R1-R6中的三个基团形成原甲酸三酯基,其余基团各自独立地为R基团且至少一个为式II所示的基团;
式II,
其中,X1选自氧、C1-C4的亚烷基、亚氨基和次甲基中的至少一种,X2和X3各自独立地选自氧、C1-C4的亚烷基和亚氨基中的至少一种;X4为氧和/或硫;R7和R8各自独立地选自C1-C12的烷基、C7-C10的芳烷基、总碳原子数为4-16的基团、甾体基团、磷酸酯基、总碳原子数为2-6的烷酰氧亚烷基和核苷基团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该化合物具有式III所示的结构,其中,
R1-R6中的两个基团形成缩酮基和/或缩醛基,R1、R2、R4和R5中除形成缩酮基和/或缩醛基以外的基团中的一个为式II所示的基团,R1-R6中除形成缩酮基和/或缩醛基和除式II所示的基团以外的基团各自独立地为羟基和/或C7-C10的芳氧基;
或者,R1-R6各自独立地为式II所示的基团、羟基和C7-C10的芳氧基中的至少一种;
式III,
其中,X1、X2、X3和X4均为氧;R7和R8各自独立地为C1-C12的烷基和/或总碳原子数为4-16的基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该化合物具有式IV所示的结构,R2、R4和R6各自独立地为式II所示的基团、羟基和C7-C10的芳氧基中的至少一种,
式IV,
其中,X1、X2、X3和X4均为氧;R7和R8各自独立地为C1-C12的烷基和/或总碳原子数为4-16的基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该化合物具有式IV所示的结构,
式IV,
R2、R4和R6各自独立地为式II所示的基团、C7-C10的芳氧基和C3-C7的烷基硅氧基中的至少一种;
且式II中,X1、X2、X3均为氧,X4为氧和/或硫,R7、R8各自独立地为C1-C4的烷基和/或C7-C10的芳烷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790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