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铺盖法修建地铁车站中间桩定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7564.X | 申请日: | 201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6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黄明利;孔恒;魏玉明;王文正;刘明;霍亚超;裴书锋;张占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48 | 分类号: | E02D5/48;E02D5/34;E02D7/00;E02D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毛燕生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铺盖 修建 地铁 车站 中间 定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铺盖法修建地铁车站中间桩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装配式铺盖法在国外(例如日本等)许多国家和我国台湾省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技术,除了地铁工程,还广泛的应用于地下高速路工程、地下过街道及地下管线工程等各种路面挖掘工程的建设。装配式铺盖法的基本组成构件主要包括铺盖板和铺盖支撑体系,其中铺盖支撑体系又包括铺盖板支撑梁、梁支撑、承载桩(包括主桩和中间桩)、水平支撑和斜支撑。铺盖板作为地上构件,用于铺设路面(临时路面);铺盖支撑体系作为地下构件。除用于支撑铺盖板以外,铺盖板支撑梁还可用于地下管线悬吊。梁支撑和主桩除用作支撑结构外,还可用作围护挡土结构。
铺盖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中间桩,中间桩的作用是支撑起其它部分,中间桩施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铺盖体系的安全性,甚至整个工程的安全性。临时中间桩为整体铺盖体系的主要受压构件,力的传递方式由上部铺盖板传递到铺板梁及梁支撑,再由铺板梁及梁支撑传递到临时中间桩。中间桩必须能够承担路面荷载、铺盖板重量、支撑梁重量以及悬吊梁重量和悬吊的埋设荷载;中间桩宜采用斜撑加强纵向刚度,斜撑必须在与其他构件接触的部位紧密连接。临时中间桩分两部分结构组成,上部结构为H型钢支撑体系,下部结构为钻孔灌注桩基础。作为受压构件,中间桩的垂直度必需要保证在规定的范围内。中间桩的定位非常重要,但是现有中间柱的定位方法复杂,难以达到设计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以准确定位中间桩、保证铺盖体系安全的铺盖法修建地铁车站中间桩定位方法。
本发明的铺盖法修建地铁车站中间桩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设计要求开挖桩孔,在桩孔中吊装临时中间桩钢筋笼,在临时中间桩钢筋笼上部围桩孔内壁上安装定位器;
2)在桩孔安装用来固定H型钢的桩孔定位支架,桩孔定位支架通过预埋连接构件固定在桩孔顶部;
3)对底部定位器进行检验校正,确保定位器的位置准确,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经过检验合格后,进行临时中间桩下部基础结构混凝土浇注作业,浇注至设计位置;
4)经过步骤3)浇注作业完成后,立即吊装H型钢,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将H型钢插入混凝土灌注桩内,并达到设计深度,待H型钢吊装入孔,依靠定位器对H型钢进行检验校正,检验校正后立即通过定位支架对H型钢进行锁定定位。
本发明的铺盖法修建地铁车站中间桩定位方法,在步骤1)中:所述定位器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桩孔内壁上的托架预埋件固定。
本发明的铺盖法修建地铁车站中间桩定位方法,在步骤1)中:所述定位器距离中间桩孔口的距离为2000mm。
本发明的铺盖法修建地铁车站中间桩定位方法,在步骤4)中:在进行调整H型钢的高程的步骤时,在顶部定位支架的槽钢横梁上支设千斤顶,将H型钢上临时焊接的支撑板支设在千斤顶上,使用千斤顶调整H型钢的高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铺盖法修建地铁车站中间桩定位方法定位准确,施工方法简单,可保证整个铺盖体系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铺盖法修建地铁车站中间桩定位方法的中间桩定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铺盖法修建地铁车站中间桩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设计要求开挖桩孔1,在桩孔1中吊装临时中间桩钢筋笼,在临时中间桩钢筋笼上部围桩孔1内壁上安装定位器2;
2)在桩孔1安装用来固定H型钢3的桩孔定位支架4,桩孔定位支架4通过预埋连接构件固定在桩孔1顶部;
3)对底部定位器2进行检验校正,确保定位器2的位置准确,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经过检验合格后,进行临时中间桩下部基础结构混凝土浇注作业,浇注至设计位置;浇注时采用以下步骤:
(1)下部基础混凝土采用C25自密性商品混凝土,坍落度为18~22cm,碎石粒径不大于40mm,运至现场后,施工人员及时进行浇灌,浇灌时要注意掌握桩顶标高;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自由落距(自由落距不大于2m);
(2)灌注混凝土前,先安放导管,导管直径为30cm;导管在混凝土内埋深不低于1m;导管上口安放特制的混凝土漏斗;混凝土灌注时,由输送车将混凝土送至漏斗内,启动漏斗下开关,沿导管使混凝土自由下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75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连接装置
- 下一篇:锚固面板堆石坝及其构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