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追风伞有效部位及其提取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53810.4 申请日: 2011-08-31
公开(公告)号: CN102293796A 公开(公告)日: 2011-12-28
发明(设计)人: 康文艺;李园园;魏金凤;尹震花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185 分类号: A61K36/185;A61P3/10
代理公司: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代理人: 刘建芳
地址: 475004***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追风 有效 部位 及其 提取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追风伞的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和其在制备降糖药物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追风伞(Lysimachia paridiformis Franch. var. stenophylla Franch.)别名惊风伞、一把伞、公接骨丹、破凉伞、背花草、灯台草、伞叶排草,是报春花科珍珠菜属植物狭叶落地梅的全草或根,分布于贵州、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其味辛、辣、苦、性热。入冷经。主要功效为祛风通络,活血止痛;主治风湿痹通,四肢拘挛,半身不遂,小儿惊风,跌仆,骨折等症。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其以高血糖为特征、以代谢紊乱为表现,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即“三多一少”症状,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道,1995年全球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约1.35亿,而近期IDF 2006年报道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2.46亿,预测到2025年糖尿病患者将达到3.88亿。我国在2003年时已经成为糖尿病第二大国,糖尿病患者约6000万。因此,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保健问题。多年来糖尿病的治疗主要以控制空腹血糖为目标,治疗药物长期以来主要集中于磺脲类与双胍类药物。近年来研究发现,糖尿病病发过程中往往先出现餐后高血糖,而后逐渐发展成糖尿病,即前者是后者的先期征兆。对于糖尿病患者,特别是Ⅱ型病人,餐后高血糖对机体的危害远远超过空腹高血糖,餐后高血糖不仅极易诱发各种并发症,还会极大地提高糖尿病的死亡率。所以,降低餐后血糖是预防糖尿病、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之一。也就是说,控制餐后血糖是控制高血糖、防治糖尿病的重要举措。现有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中,磺脲类药物是通过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而降低血糖;双胍类药物则是通过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而降低血糖,两者对降低Ⅱ型糖尿病病人空腹血糖均有较好疗效,但对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却非常有限。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七十年代后期研发出的一类新型口服降血糖药物,其作用机理在于:通过竞争性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阻滞双糖水解成单糖,延缓糖的吸收,使血糖平稳并缓慢地维持在一定水平。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能够有效控制餐后血糖的升高,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减少糖尿病并发症,降低死亡率。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不仅对糖尿病有确切的疗效,对肥胖症、慢性乙肝、艾滋病及肿瘤等也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目前,用于临床的此类药物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而天然产物中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主要结构类型为黄酮类、生物碱类和皂苷类,此外还有茶多酚类。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通过多羟基结构发挥抑制作用,并且羟基组的糖化作用会减弱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生物碱类也是多羟基生物碱具有抑制作用。一些中草药的提取物也具有很好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作用,如绿茶提取物和大黄、山茱萸、赤芍、五倍子水煮醇沉提取物,以及广西血竭全粉和分步提取物、五味子和虎杖的水提取物等。然而现有的此类上述药物成本较高,生产厂家很少,同时伴随有肠道副作用。

植物追风伞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但是国内外有关该植物药理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的报道却很少,仅见齐柳娅等人提出追风伞总黄酮具有显著的镇痛抗炎作用。国内外尚未见关于追风伞有效部位对α-葡萄糖苷酶有抑制作用、可用于制备降糖药物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追风伞有效部位,该提取物具有降血糖作用,可以用来制备降血糖药物。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提取物的提取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追风伞有效部位,其选自追风伞醇提物的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或正丁醇部位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所述追风伞有效部位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干燥的追风伞粉末用甲醇或乙醇水溶液进行浸提,浸液浓缩得浸膏;将浸膏分散于蒸馏水中,然后依次用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萃取,各萃取三次;挥干溶剂后即分别得到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大学,未经河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38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