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DMAX环境下经络腧穴立体定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3611.3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3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韩红;艾心宇;胡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红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G06T1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郭元艺 |
地址: | 11003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dmax 环境 经络 立体 定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中医经络学说及其针灸医术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MAX环境下经络腧穴立体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经络”是中医用了几千年的名词,中国人数千年前就发现某些人生病时身体会出现红色发烫的线条,按摩那些线条可以治疗疾病。那种人一般称之为经络人,只有很少人有这种情形。因此,可以说经络学说是从治疗经验中发展出来的,是中医最重要的一部份。
我国在汉朝时曾经处决一个名为王孙庆的叛党头目,将其进行活体解剖,然后将细竹片放入血脉中,观察其流动。结果发现人体的血脉(血管)和医典中的经络不相吻合。这次的实体解剖,就经络学来说是一次失败的实验。因此,在中国的医学领域中,从此就放弃了解剖人体,解剖学在中国成为验尸官所必需了解的知识,而不是医生所必需学习的功课。
后来西方的解剖学传入中国,中国的医生在解剖中找不到经络,加上当时的中国国力薄弱,整个社会正进行全盘西化的改造,西方的所有科学都被中国人认为是先进的象征,中国人的自信心完全丧失。对中医的态度也一样,特别是西医对一些致命传染病的明确疗效,更让人们对中医失去了信心,甚至一度认为中医是一种没有根据的玄学,在汪精卫主政的南京伪政权,还曾经考虑立法废除中医。
1960年代,北韩有一个名为金凤汉的科学家,宣称找到了经络,并将之命名为“凤汉管”,这个发现轰动了全球医学界,也引发了各国对经络研究的兴趣,日本随即组织了大批的科学家进行经络的研究,扬言在十五年内解开经络之谜。当然视中医为祖先遗产的中国也很紧张的组织了大批的科学家到北韩去实地学习,并加紧研究,深怕这个祖先遗产的谜由其它国家先解开来。接下来的几年,全球科学家不断要求北韩公布研究成果,北韩却始终拿不出具体的证据,最终金凤汉由于拿不出具体的证据而跳楼自杀,这件事就不了了之。
这件事使得从事这项研究的科学家们非常尴尬,许多人放弃了研究,更有偏激的人根本否定了经络的存在,经络成为谜信的一部份。一直到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国政府在北京向美国代表团实体演示针刺麻醉下的开心手术,那种血淋淋的神奇场面,使得参观的美国专家们惊得目瞪口呆。但是此时的中国医界,分成了两派,一派人认为没有经络只有穴位,否则不能解释针刺麻醉的现象,另一派人还是坚持经络的存在,但是提不出具体的证据,这些讨论也就愈来愈低调。
1990年代初期,复旦大学的费伦教授认为经络存在了几千年,虽然我们至今没有找到具体的证据,但是也有可能是我们过去使用的手段不对,或科技能力不足,今日科学进步了,也许有新的方法可以找到经络的证据。据此,该项课题由费伦教授成立项目组进行研究。
费教授认为解剖学在已经如此发达的今天,一定不会有任何未发现的线状或管状组织,因此,将寻找的目标放在经络附近的组织分析,由于现代生物分子学进步,可以使用的工具和方法远较二十年前进步得多,加上这个小组的成员不再以医界专家为主,而以化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等基本科学的专家为主,从物质最基本的规律做起,因此成功的机会特别大。
在这个研究之前,天津有一个小组在经络研究方面,曾经发现当针刺入穴位时,会使穴位周围产生大量的钙离子。那份报告并没有说明这些钙从那里来,从常识判断人体的钙主要在骨头中,但是骨头里的钙不可能在针刺的瞬间释放出来。因此,判断在人体的穴位附近应该存在着可以随时释放钙离子的钙库。找到这个钙库应该可以找到部份穴位的物质存在证据。
小组首先在活人身上对穴位进行三维定位,并在磁共振 (MRI) 设备下观察针刺时的实际落点。同时备用一条离体的人腿,同步进行解剖。中医的穴位依照不同的深度分为天、人、地三层,针灸时,到了每一层会有针感,患者会感觉到酸、胀、麻,而施术的医生则会有粘针的感觉,这个实验瞄准的是腿上胃经的地层。经过穴位定位进行解剖后,发现小腿上的胃经所有穴位的地层均停针于腓骨和胫骨之间的骨间膜上,这是一种结缔组织,以往对它的了解仅止于是人体组织之间的连结功能。于是小组将该片骨间膜割下来,送到物理实验室,用质子加速器进行分析,发现有七种元素钙(Ca)、磷(P)、钾(K)、铁(Fe)、锌(Zn)、锰(Mn)、铬(Cr)等,在穴位和非穴位上的含量有40-200倍之间的明显差异,而一个穴位的直径约五至八毫米,所有这些富集的众多分子都只存在于骨间膜的表层,约一个微米的厚度。这是非常令人振奋的成果,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经络存在的物质证据,从此没有人可以怀疑经络和穴位是虚无飘渺的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红,未经韩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36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