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超声波原理浸渍石墨电极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3251.7 | 申请日: | 201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1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殷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鸿源换热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1/48 | 分类号: | C04B41/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超声波 原理 浸渍 石墨电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电极的浸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传统的人造石墨浸渍工艺是利用浸渍釜对人造石墨电极进行抽真空、加压、浸渍、冷却、烘干等步骤进行处理,主要缺点是浸渍剂在浸渍釜中分布不均、附着力差、容易受气泡阻力影响达不到浸渍深度要求,导致其制作的设备使用寿命及安全性等方面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能够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利用超声波原理浸渍石墨电极的方法,其大大提高了石墨电极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包括如下步骤:
(1)将加工好的石墨电极清洗,烘干后放入浸渍容器内;
(2)对浸渍容器抽真空,并保持;
(3)浸渍容器内注入树脂,树脂液面高于石墨电极;
(4)保持恒温,开动压缩机和超声波装置,并保持;
(5)取出树脂,得到浸渍后的石墨电极。
本发明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的传播原理,即换能器作为声源向外辐射能量,各种树脂(包括酚醛树脂、呋喃树脂、乙烯基酯树脂、聚四氟乙烯树脂或其混合树脂等)吸收能量,活性增加。当换能器停止工作,原声源处能量处于最小状态,此时周围具有高能量的各种树脂(包括酚醛树脂、呋喃树脂、乙烯基酯树脂、聚四氟乙烯树脂及其他混合树脂等)向原声源处流动,产生二次搅拌的作用,超声波产生的机械振动、空化效应等具有除垢作用,清除工件表面的结垢、附着物等,打破空气垫,空化效应产生的高温高压,增加树脂的化学活性,降低树脂的粘度,增加其流动性,增强树脂的冲击能力,提高浸渍渗透率。利用超声波原理浸渍人造石墨电极,其能够应用在以往所有的传统领域,且具有分布均匀、表面附着力强、浸渍深度增加、浸渍件增重率提高、换热效果好、强度提高、耐蚀性增加、使用寿命延长。
抽真空度为750mmHg以上。树脂采用酚醛树脂或呋喃树脂或乙烯基酯树脂或聚四氟乙烯或其混合物。压缩机加压至5-6KG/cm2,保持时间为2-4小时。恒温的温度为35℃-38℃。树脂液面高于石墨电极150mm。
超声波在此过程中是利用其在液体等介质中有效传播,可传递很强的能量,会产生反射、干涉、叠加和共振现象,产生强烈的冲击和空化现象,经本发明浸渍后的人造石墨电极,各种树脂(包括酚醛树脂、呋喃树脂、乙烯基酯树脂、聚四氟乙烯及其他混合树脂等)分布均质、表面附着力强、浸渍深度增加、浸渍件增重率提高、换热效果好、强度高、耐蚀性强、有效地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石墨电极浸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加工好的石墨电极清洗,烘干后放入浸渍容器内;
(2)对浸渍容器抽真空并保持,抽真空度为750mmHg以上;
(3)浸渍容器内注入酚醛树脂,树脂液面高于石墨电极150mm;
(4)保持37℃恒温,开动压缩机和超声波装置并保持,压缩机加压至5-6KG/cm2,保持时间为2-4小时;
(5)取出树脂,得到浸渍后的石墨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鸿源换热器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鸿源换热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32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