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迟滞型数据流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3109.2 | 申请日: | 201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5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蔡宁宁;胡胜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凯(广州)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18 | 分类号: | G06F13/18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贾振勇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迟滞 数据流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芯片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迟滞型数据流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在芯片设计中,特别是复杂系统中,往往有多个设备同时发出数据申请,仲裁控制器根据优先级别,依次采集请求命令,并将命令分解成多个原子单元,传递给数据服务单元。数据服务单元对每个原子单元的服务不可被打断。
通常实时设备DMA(直接内存存取,Direct Memory Access)优先级高,非实时普通设备DMA优先级较低,然而优先级高的设备也仅仅在仲裁的时刻才能体现优先级优势,而进入原子命令服务序列时,也只能逐步等待。
实时设备控制器为防止数据请求突发不能被响应的情况,需要在本地设置一定的缓冲器,通过连续不断的DMA请求,来平滑突发拥塞情况。随着总带宽和每次数据响应的效率下降,实时设备的缓冲器要逐渐加大,当DMA总带宽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无论实时设备的缓冲器有多大,都会发生溢出情况。
而实时设备一旦发生数据溢出,系统必须手动将其重新恢复,或者设备控制器自己设定自我恢复。但每次自动恢复都不可避免的发生相当一部分数据丢弃处理。
如果实时设备是用户体验紧密型的,必然会造成用户体验度下降,甚至造成用户误认为系统发生不可恢复的错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迟滞型数据流控制电路,旨在解决现在的实时设备一旦发生数据溢出时,会出现数据丢失以及造成用户体验度下降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迟滞型数据流控制电路,所述迟滞型数据流控制电路包括:
数据请求外设,包括实时设备和非实时设备;
请求仲裁和缓冲装置,包括命令缓冲,用于负责收集所述数据请求外设发出的数据请求命令,当有多个数据请求外设同时发出数据请求命令时,根据所述数据请求外设的优先级排序,按照约定逐个采集数据请求命令,并将数据请求命令分解成若干个原子命令送入所述命令缓冲;
内存控制器,用于执行所述命令缓冲里的原子命令;
数据响应装置;
所述迟滞型数据流控制电路还包括:
迟滞型异常预报警模块,用于当所述实时设备的本地缓冲里的数据请求命令条件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发出缓冲预报警,或当所述实时设备的本地缓冲里的数据请求命令条件低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取消缓冲预报警,所述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之间有间距;所述请求仲裁和缓冲装置还包括:
优先通路开关,用于当所述迟滞型异常预报警模块发出缓冲预报警时,暂停所述命令缓冲里的数据请求命令进入内存控制器,将所述实时设备的数据请求命令绕过所述命令缓冲,直接送入内存控制器执行。
在本发明中,通过设置迟滞型异常预报警模块,以及在请求仲裁和缓冲装置里设置优先通路开关,当实时设备的本地缓冲里的数据请求命令高于预设的阈值时,迟滞型异常预报警模块发出缓冲预报警,优先通路开关将实时设备的数据请求命令绕过命令缓冲,直接送入内存控制器执行,从而避免由于实时设备发生数据溢出而导致的数据丢失以及造成用户体验度下降的问题,并且大幅度提高了实时设备的数据请求命令的执行效率,可以大幅度减小了实时设备的本地缓冲大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迟滞型数据流控制电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迟滞型数据流控制电路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迟滞型数据流控制电路包括:
数据请求外设,包括实时设备10和非实时设备20;
请求仲裁和缓冲装置30,包括命令缓冲31,用于负责收集数据请求外设发出的数据请求命令,当有多个数据请求外设同时发出数据请求命令时,根据数据请求外设的优先级排序,按照约定逐个采集数据请求命令,并将数据请求命令分解成若干个原子命令送入命令缓冲31,通常实时设备10优先级高,非实时普通设备20优先级较低;
内存控制器40,用于执行命令缓冲31里的原子命令;
数据响应装置50;
迟滞型数据流控制电路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凯(广州)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凯(广州)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31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物搜索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菜单展示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