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包或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用铝、镍、铜极耳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50961.4 申请日: 2011-08-29
公开(公告)号: CN102354735A 公开(公告)日: 2012-02-15
发明(设计)人: 李海燕;潘琴华;叶超;雷如清;董相盛 申请(专利权)人: 能一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1M2/26 分类号: H01M2/26
代理公司: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代理人: 王雄杰
地址: 437100 湖北省咸宁市***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聚合物 锂离子 动力电池 铜极耳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软包或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用铝、镍、铜极耳及其制备方法,本铝、镍、铜极耳的金属基材厚度在0.3~0.5mm,用两个0.1mm极耳胶复合在基材上。

背景技术:

能源和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而极为重要的物质基础,世界各国自先后建立在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基础上的能源体系形成后,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繁荣、进步和发展;但是,随着当今世界各国所遭遇到的各种不幸灾难事实的惨痛教训和人类科学预测能力的不断提高,全球村民愈来愈感觉到其前进道路上正面临着严峻的两难困境: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将逐渐枯竭,能源危机的风暴愈演演烈;化石燃料的大量开采和使用,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及生态的破坏。因此,世界各国纷纷寻找能源安全的战略措施,大力开发以太阳能、风能、水电、核电等多元化能源体系,并极其重视发展以锂离子电池为动力模块的电动汽车,采用以电代石油,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又能储存电网低电谷,可谓取得一举三得的收益;

最近中国有关部委指出,中国到2020年国内汽车的保有量将达到2亿辆,届时能源安全和环境污染将出现严重危机,因此,传统燃料汽车的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近期由中国科技部牵头的《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已制定完毕;根据此规划,小型化和汽车电气化是中国汽车未来发展的两大方向,2015年中国电动汽车保有量计划达到100万辆;另外,由中国工信部牵头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已经完成;据此规划,今后10年,将投入1000亿扶持资金,中国国内将累计直接增加投资5万亿元......;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目标规模可能是全球第一;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新突破已经使纯电动汽车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性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市场化近在眼前;刻不容缓地推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产业化,带动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战略选择;推广纯电动汽车是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难得的一次历史机遇;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产业化将使中国有可能据此在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并走在世界前列,将可能成为“电动汽车王国”;

对于军工而言,衡量尖端武器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动力装置,例如鱼雷、潜艇、导弹等,而锂离子电池具有非常好的性能,能量密度高,质量轻,可促进武器向灵活、机动的方向发展,可以预言不久,将批量采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代替传统的碱性电池和铅酸电池;

动力电池的应用,一般都是通过串并联组合成高电压大电流的电池组。极耳是电池与外界能量传递的载体,常规的锂离子电池正极采用铝极耳、负极采用镍极耳、铜极耳、镀镍铜极耳及铜镀银极耳等。

常规的极耳金属带厚度为0.1mm~0.2mm,这种极耳不适合电池大电流的充放电。大电流充放电时,电流密度过大,导致极耳发热严重,温度过高。充放电时极耳温度过高,对电池存在两个弊病:

1)极耳温度传递到电池内部,造成隔膜收缩,孔隙发生变化,同时电解液在高温下分解,对电池的电性能造成破坏影响;

2)极耳温度传递到封装部位,温度过高时,达到铝塑膜的PP层与极耳胶的熔融温度,使得电池封装失效,电池鼓气或漏液;

解决极耳发热严重的根本办法是增加极耳的截面面积,降低电流密度,但极耳仍存在以下不足:

1)极耳的宽度受电池的外形限制,宽度不能无限扩大;极耳宽度增加后,金属带表面平整度不够,极耳胶与金属带结合力不足,粘结强度不够,易造成电池漏液鼓气;

2)极耳厚度越厚,超过0.2mm时,电池封装时,铝塑膜与极耳金属材料边缘厚度落差大,封装存在“死角”,封装效果差,易造成电池鼓气、漏液等,如图1与图2所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目前软包或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所存在的不足,而发明的一种软包或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用铝、镍、铜极耳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铝、镍、铜极耳的制备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软包或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用铝、镍、铜极耳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在于:

1)选材:选择铝或镍或铜材作为金属带;

2)金属带按极耳设计图纸尺寸要求进行裁切;

3)金属带打磨;

4)金属带表面前处理;

5)根据图纸尺寸,用双面胶将极耳胶和金属带固定在PET;

6)极耳热压:热压时先将1-5mm的硅胶预热,然后将叠好的极耳放在2片硅胶中,再进行热压;

7)压好的极耳取出室温冷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能一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能一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09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