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传动式多坩埚搅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49587.6 | 申请日: | 2011-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0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班书昊;丁建宁;蒋学东;胡爱萍;李晓艳;赵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B01F15/00;B01F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 坩埚 搅拌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无烟煤粘结指数所需的样品制作仪器领域,特指一种带传动式多坩埚搅拌设备。
背景技术
烟煤的粘结指数测定是将一定质量的试验煤样和专用无烟煤,在规定的条件下混合,快速加热成焦,所得焦块在一定规格的转鼓内进行强度检验,以焦块的耐磨强度,即抗破坏力的大小来表示试验煤样的粘结能力。因此,实验煤样和专用无烟煤混合的程度影响到粘结指数的测量,需要制备标准的无烟煤样品。
传统技术中,制备无烟煤样品需要实验员一手拿坩埚,另一手拿搅拌丝,并转动坩埚与搅拌丝,同时进行45度倾斜搅拌混合,这使得样品制作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测试可能有人为误差,不能适应无烟煤粘结指数的工业测试要求。现有技术中,有很多自动化坩埚搅拌设备,代替了传统的纯手工操作方式。要实现坩埚搅拌自动化最关键的技术是实现坩埚内专用无烟煤和试验煤样的均匀混合过程。现有的搅拌设备实现这一技术采用了两个电机分别直接带动坩埚和搅拌丝的转动。上述方式虽然能实现自动搅拌的功能,但也存在缺陷:因无烟煤样品要求混合足够均匀,电机直接带动坩埚和搅拌丝转动,对运动的平稳性要求很高;一个无烟煤样品的制作至少需要2个电机带动,造成了动力浪费;无烟煤样品制作不能实现批量制作,导致仪器工作效率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操作简便、能够有效解决无烟煤批量制作问题、从而提高无烟煤粘结指数样品制作数量和质量的搅拌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解决方案为:一种带传动式多坩埚搅拌设备,包括固定在底板上的升降装置、固定在底板上的控制机构、固定在底板上的固定支架、倾斜装置和坩埚托盘;固定在固定底座上的倾斜装置与固定支架相连;升降装置上装设有异向转动装置,其上端与升降电机相连;可以放置多坩埚的坩埚托盘装设于升降装置的下端;坩埚电机和搅拌丝电机装设于异向转动装置上。
所述倾斜装置包括倾斜电机、左机架板、右机架板、主转轴、蜗轮、电机支柱和蜗杆,所述倾斜电机通过电机支柱固定于左机架板和右机架板的顶部,所述主转轴右端放置在右机架板中,其左端穿过左机架板与固定支架相连;所述蜗轮位于左机架板和右机架板之间,并装设在主转轴上;所述蜗杆的一端与倾斜电机连接,另一端与蜗轮啮合。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滚珠丝杠和滚珠丝杠螺母,所述滚珠丝杠上装设有滚珠丝杠螺母,其下端与地板相连,所述滚珠丝杠螺母装设有安装板。
所述异向转动装置包括电机地板、上底板、坩埚带、坩埚轮、坩埚转轴、坩埚摩擦套筒、安装板、搅拌丝带、搅拌丝轮、搅拌丝轴、上底板定位柱和电机底板定位柱;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滚珠丝杠螺母上;所述上底板定位柱的下端固定于安装板,其上端固定于上底板;所述电机底板定位柱的上端固定于电机底板,其下端固定于上底板;所述坩埚转轴的上端与上底板相连,其下端与安装板相连,其内部装设有搅拌丝轴;所述搅拌丝轴下端与搅拌丝相连,其上端伸出坩埚转轴,并装设有搅拌丝轮;所述坩埚带位于上底板和安装板之间,并与坩埚轮相连;所述搅拌丝带位于上底板和电机底板之间,并与搅拌丝轮相连;所述坩埚摩擦套筒固定于坩埚转轴的下端,其内装设有坩埚盖和搅拌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带传动式多坩埚搅拌设备,可以采用一个电机通过带轮驱动多个坩埚或多个搅拌丝进行转动,避免了电机直接带动坩埚和搅拌丝的转动不稳定问题。由此可知,本发明对于搅拌运动的平稳性要求降低,保证了无烟煤样品的混合均匀性,且进一步减少了故障源,提高了电机利用率,实现了批量制作无烟煤样品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坩埚搅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带传动多坩埚搅拌设备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带传动多坩埚搅拌设备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95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纳米管制造方法和碳纳米管制造装置
- 下一篇:口香糖防盗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