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补肾防喘片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47758.1 申请日: 2011-08-26
公开(公告)号: CN102293896A 公开(公告)日: 2011-12-28
发明(设计)人: 冯天炯;秦少容;雷燕;胡彬;陈昌勇;万成;蒋燕霞 申请(专利权)人: 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8945 分类号: A61K36/8945;A61K9/20;A61P11/06
代理公司: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代理人: 赵荣之
地址: 408000***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补肾 防喘片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制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卫生部药品标准WS3-B-2333-97记载:补肾防喘片具有温阳补肾的功效,临床用于预防和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季节性发作,慢性支气管炎咳喘等。其处方由地黄10g,熟地黄10g,淫羊藿(羊油炙)10g,补骨脂(盐炙)10g,菟丝子(盐炙)10g,山药10g,陈皮3g和附片6g共八味药组成。其制备方法是将山药粉碎成细粉;附片加水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备用;药渣与其余地黄等六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二次各3小时,第三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加入附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8(80℃)以上,加入山药细粉,混匀,真空干燥成干浸膏,加入适量辅料,制成颗粒,压片,包糖衣或薄膜衣,即得。上述方法中采用煎煮法提取药材的有效成分,存在提取时间长、提取温度高、能耗高、热敏性成分易损失、有效成分回收率低、后处理麻烦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隔膜压滤循环提取分离一体化技术制备补肾防喘片的方法,不仅可以简化工艺流程,大幅缩短生产周期,节约能耗,利于环境保护和废渣利用,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有效成分的回收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补肾防喘片的制备方法,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地黄10份、熟地黄10份、淫羊藿10份、补骨脂10份、菟丝子10份、山药10份、陈皮3份和附片6份,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地黄、熟地黄、淫羊藿、补骨脂、菟丝子、陈皮和附片的提取

a1.将附片粉碎成粗粉,备用;

a2.将地黄、淫羊藿、补骨脂、菟丝子和陈皮混合,粉碎成粗粉,备用;将熟地黄加水粉碎成料浆,备用;

a3.向配料罐中加入水,加热至50-90℃并保温;将三通阀切换至配料罐位置,将配料罐中的水泵入隔膜压滤机,至压滤液回流入配料罐时,在搅拌条件下向配料罐中加入步骤a1所得药粉,加毕,在50-90℃的条件下进行第一次隔膜压滤循环提取,之后将三通阀切换至滤液贮罐位置进行隔膜压滤,收集压滤液;压滤完毕后,再将三通阀切换至配料罐位置,向配料罐中加入水,将配料罐中的水泵入隔膜压滤机,至压滤液回流入配料罐时,在搅拌条件下向配料罐中加入步骤a2所得药粉和熟地黄料浆,加毕,在50-90℃的条件下进行第二次隔膜压滤循环提取,之后将三通阀切换至滤液贮罐位置进行隔膜压滤,收集压滤液;压滤完毕后,再将三通阀切换至配料罐位置,向配料罐中加入水,在50-90℃的条件下进行第三次隔膜压滤循环提取,之后将三通阀切换至滤液贮罐位置进行隔膜压滤,收集压滤液;压滤完毕后,启动隔膜压滤机的压榨程序,收集压榨液;合并三次压滤液和压榨液,作为提取液;

b.制剂

b1.将山药粉碎成细粉,备用;

b2.将步骤a3所得的提取液减压浓缩至80℃相对密度为1.38以上,加入步骤b1所得的山药细粉,混匀,真空干燥成干浸膏,加入辅料,制成颗粒,压片,包糖衣或薄膜衣,即得补肾防喘片。

优选的,所述步骤a3是先加入相当于附片重量6-8倍的水,在55-65℃的条件下进行第一次隔膜压滤循环提取,提取时间为30-50分钟;再加入相当于附片、地黄、淫羊藿、补骨脂、菟丝子、陈皮和熟地黄7味药材总重量4-6倍的水,在55-65℃的条件下进行第二次隔膜压滤循环提取,提取时间为30-40分钟;再加入相当于附片、地黄、淫羊藿、补骨脂、菟丝子、陈皮和熟地黄7味药材总重量3-5倍的水,在55-65℃的条件下进行第三次隔膜压滤循环提取,提取时间为10-20分钟。

更优选的,所述步骤a3是先加入相当于附片重量7倍的水,在65℃的条件下进行第一次隔膜压滤循环提取,提取时间为40分钟;再加入相当于附片、地黄、淫羊藿、补骨脂、菟丝子、陈皮和熟地黄7味药材总重量4.5倍的水,在65℃的条件下进行第二次隔膜压滤循环提取,提取时间为35分钟;再加入相当于附片、地黄、淫羊藿、补骨脂、菟丝子、陈皮和熟地黄7味药材总重量3.5倍的水,在65℃的条件下进行第三次隔膜压滤循环提取,提取时间为15分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未经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77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