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震鞋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4832.6 | 申请日: | 201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2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丁思恩;丁思博;郑荣大;黄雪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13/18 | 分类号: | A43B13/18;A43B1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3622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 鞋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底,特别是一种减震鞋底。
背景技术
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用品,鞋底是鞋子的重要部件。人在走路时脚部对地面有作用力,地面对脚部又会产生反作用力,使脚步产生酸痛等不舒适感。现有技术中的普通鞋底一般没有减震设计,这样的鞋子不能缓冲地面对脚部产生的反作用力,穿着缺乏舒适感,长时间走路容易对脚部造成损伤,或者目前市场上也有具有减震作用的鞋底,但减震效果差,制作过程复杂,效率低,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震鞋底,穿着舒适,减震效果好;并且制作过程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减震鞋底,包括中底和大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和大底之间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竖直放置的、管径中部大两端小的管状减震元件,所述中底和大底上分别具有固定管状减震元件端面的固定结构。
所述大底上固定管状减震元件端面的固定结构为所述管状减震元件与大底一体制成,管状减震元件的一个端面与大底上表面连为一体。
所述中底上固定管状减震元件端面的固定结构为所述中底下表面与大底上管状减震元件相对应的位置设置的能套住管状减震元件另一端面的环状部件。
所述中底上固定管状减震元件端面的固定结构为所述中底下表面与大底上管状减震元件相对应的位置具有容纳管状减震元件的挖空部。
所述挖空部半径比所述管状减震元件的最大半径略大。
所述管状减震元件设置在脚跟部位
所述管状减震元件为气密性结构;或所述管状减震元件两端面全部或两端面之一为敞口结构。
所述管状减震元件为高弹性材料一体成型制成。
所述管状减震元件的上部、中部和/或下部采用不同高弹性材料制成。
所述管状减震元件的上部、中部和下部采用弹性度逐渐减小的弹性材料制成;或所述管状减震元件的下部采用比上部弹性度小的弹性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减震鞋底,在中底和大底之间设置了减震元件,所述减震元件为中部大两端小的管状,管状减震元件的两个端面分别固定在中底和大底上,这种形状的管状减震元件具有更大的气体容纳空间,因此在受到压力作用的情况下,所述管状减震元件更容易产生变形,承压能力也更强,在形变的同时管状减震元件要恢复原状而产生一定的弹力,缓冲了地面对脚后跟的反冲击力,起到了很好的减震效果,这样,在人走路时感觉更柔软更舒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后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管状减震部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后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示如下:1-大底,2-中底,3-减震元件,4-环状部件,5-挖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正视示意图、透视示意图和后视示意图。一种减震鞋底,包括中底2和大底1,中底和大底之间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竖直放置的、管径中部大两端小的管状减震元件3;中底和大底上分别具有固定管状减震元件3端面的固定结构,确保管状减震元件3被压缩时不倾斜移位。本实施例中,有四个管状减震元件3设置在鞋底的脚跟部位,大底1上固定管状减震元件端面的固定结构即为将管状减震元件3与大底1一体制成,管状减震元件3的一个端面与大底上表面连为一体;相应的,所述中底2上固定管状减震元件端面的固定结构为中底下表面与大底上管状减震元件对应的位置设置的能套住管状减震元件另一端面的环状部件4,用于将管状减震元件3的另一端面套住以固定管的位置,使管状减震元件3被压缩时不会倾斜移位。如图4、图5所示,是管状减震部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和剖视图,管状减震元件3中部的管壁向外凸出,因此管径中部大两端小,具有比等管径的管状元件更大的容纳空间,其两个端面受到外力作用时更容易产生变形;由于减震元件3为中部大两端小的管状,并且为高弹性材料例如橡胶制成,在受到压力作用的情况下更容易产生变形,在形变的同时管状元件3要恢复原状而产生一定的弹力,缓冲了地面对脚后跟的反冲击力,起到了很好的减震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未经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48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艺品上胶方法
- 下一篇:汽车玻璃升降器开关自动装配机底座润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