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配方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2489.1 | 申请日: | 2011-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7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谢培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4 | 分类号: | A61K36/8964;A61P19/02;A61P19/04;A61P29/00;A61K35/64;A61K35/36;A61K35/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药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废。血管炎病变累及全身各个器官,故本病又称为类风湿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该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残。从病理改变的角度来看,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主要累及关节滑膜(以后可波及到关节软骨、骨组织、关节韧带和肌键),其次为浆膜、心、肺及眼等结缔组织的广泛性炎症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全身性表现除关节病变外,还有发热、疲乏无力、心包炎、皮下结节、胸膜炎、动脉炎、周围神经病变等。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个与环境、细胞、病毒、遗传、性激素及神经精神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目前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策略主要采用:①控制关节及其它组织的炎症,缓解症状;②保持关节功能和防止畸形;③修复受损关节以减轻疼痛和恢复功能。这些方法对病症有缓解的作用,防止其进一步恶化,但不能彻底治愈,对病症也没有明显的修复,且常伴有毒副作用。在中医上,属中医痹证范畴,近代医贤名曰尫痹、顽痹等病名。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配方,其针对关节炎外在病邪、内在体虚同时治疗,透骨搜风,以袪内外之风邪,辅以气血调养,以取得标本兼治之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配方,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补骨脂9-12,熟地12-24,川断12-18,淫羊藿9-12,炙山甲6-9,防风9-12,制附片6-12,骨碎补10-20,桂枝9-15,赤芍9-12,白芍9-12,知母9-15,羌活10-12,独活10-12,松节9-12,地鳖虫6-10,麻黄3-6,苍术6-10,威灵仙9-15,伸筋草25-35,牛膝9-15,炙虎骨9-12。
本发明中药物的机理分析:
补骨脂:味辛;苦;性温。归肾;心包;脾;胃;肺经。补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本草纲目》:治肾泄,通命门,暖丹田,敛精神。
熟地:甘,微温。归肝、肾经。补血养阴,填精益髓。《珍珠囊》:”大补血虚不足,通血脉,益气力。”
川断:味苦;辛;性微温。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调血脉;续折伤;止崩漏。用于腰背酸痛;肢节痿痹;跌扑创伤、损筋折骨、胎动漏红、血崩、遗精、带下、痈疽疮肿。
淫羊藿:辛、甘,温。归肝、肾经。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更年期高血压。《医学入门》:”补肾虚,助阳。治偏风手足不遂,四肢皮肤不仁。”
炙山甲:味咸;性微寒。归肝;胃经。《纲目》:”除痰疟寒热,风痹强直疼痛,通经脉,下乳汁,消痈肿,排脓血,通窍杀虫。”《本草再新》:”搜风去湿,解热败毒。”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 归膀胱、肝、脾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定搐。《本经》: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
制附片:大辛、大热,有毒。归心、脾、肾经。用于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等症。附子药性温热,能祛除寒湿,因此对风湿痹痛属于寒气偏胜者,有良好的散寒止痛作用,常与桂枝等品合用。
骨碎补:苦,温。归肾、肝经。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用于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本草新编》:骨碎补,味苦,气温,无毒。入骨,用之以补接伤碎最神。疗风血积疼,破血有功,止血亦效。同补血药用之尤良,其功用真有不可思议之妙;同补肾药用之,可以固齿;同失血药用之,可以填窍,不止祛风接骨独有奇功也。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主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症瘕结块。《本草汇言》:”桂枝,散风寒,逐表邪,发邪汗,止咳嗽,去肢节间风痛之药也。”
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24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