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工件紧密连接的套筒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1284.1 | 申请日: | 201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7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贺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科盛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贺昶明 |
主分类号: | F16B4/00 | 分类号: | F16B4/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工件 紧密 连接 套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套筒,具体是一种便于工件紧密连接的套筒。
背景技术
对于工件的紧密连接,一般采用的是过盈配合,当孔的直径减去轴的直径为负数时,称之为过盈,而当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减去轴的最小极限尺寸为负数时,这种配合就称为过盈配合。要完成过盈配合,往往采用的是“热装”,“热装”就是将套筒进行加热膨胀,而对工件进行冷却收缩,然后将两者迅速套接在一起,待恢复常温后,两者即实现了过盈配合,达到了紧密连接的效果。但是,这样操作起来很麻烦,同时,如果对热胀冷缩掌握不好,很可能使难以实现盈配合或者过盈配合效果不好,达不到紧密连接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操作使用简单、紧密连接效果好的一种便于工件紧密连接的套筒。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便于工件紧密连接的套筒,包括套筒本体,套筒本体为空心圆柱体,套筒本体的上端向外凸起形成圆环,所述套筒本体的侧壁设有开口,开口贯穿套筒本体的上下端。
所述开口与套筒本体的中心线相平行。
所述开口的宽度为套筒本体的内壁圆周的1/100~1/20。
所述开口的宽度为套筒本体的外壁圆周的1/100~1/20。
所述开口的形状为方形或梯形。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原来套筒的基础上设置了一条开口,开口能起到微调的作用,管径略大的工件插入套筒后,套筒的收缩作用将自身与工件形成一个过盈配合,完成紧密连接。
(2)本发明的工作过程相比以前的过盈配合,操作更简单,不需要考虑工件和套筒的热胀冷缩即可完成紧密连接,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附图中所对应的附图标记为:1、套筒本体,2、圆环,3、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发明包括套筒本体1,套筒本体1为空心圆柱体,套筒本体1的上端向外凸起形成圆环2,所述套筒本体1的侧壁设有开口3,开口3贯穿套筒本体1的上下端,开口3与套筒本体1的中心线相平行,这样将工件插入套筒本体1时,膨胀效果好;开口3的宽度为套筒本体1的内壁圆周或者外壁圆周的1/100~1/20,一定的开口宽度能保证较好的过盈配合效果;开口3的形状为方形或梯形,这样方便在开口3上插入卡件,使套筒本体1的管径能满足工件的插入要求。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首先,根据工件的管径大小,选择合适的卡件并将其插在开口3上,将待连接的工件插入套筒本体1内,然后取下卡件,这样在套筒本体1的收缩作用下,工件与套筒本体1即完成了过盈配合。
如上所述,则能很好地实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科盛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贺昶明,未经成都科盛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贺昶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12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感应加热烹调器
- 下一篇:一种地震采集观测系统设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