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剑麻组培种苗质量的快繁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0235.6 | 申请日: | 201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8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姜伟;揭进;刘伟清;李愿平;李强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湛江农垦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广生 |
地址: | 524094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剑麻 种苗 质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剑麻组培种苗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剑麻组培种苗质量的快繁方法属于组织培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剑麻(Agave sisalana perrine)属龙舌兰科(Agavaceae)龙舌兰属(Agave),多年生单子叶草本硬质纤维作物。剑麻生长周期达12年以上,经济价值高,综合用途广,是当今世界用量最大、范围最广的一种硬质纤维。它具有拉力强,耐海水浸、耐摩擦、富有弹性、不易打滑等特性,是合成纤维无法替代的,可将其制作成渔航工矿、运输等所需的绳索、车辆轮胎的帘布,又可编织成麻袋、墙纸帘布、地毯、絮垫,还可与塑料混合压成硬板,与水泥制造纤维泥灰板、水泥瓦,可制成高级纸张。尤其是剑麻纤维具有不污染环境、不易产生静电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制造生活和环保用品。而除剑麻纤维外约占剑麻叶片95%的麻渣汁液可开发的副产品潜力极大,从剑麻渣中提取的剑麻皀素产品,国际市场每吨8-9万美元,再从剑麻皂素中再提炼出单烯醇酮和双烯醇酮产品,可配制100多种药物,目前每吨价格可达120-130万元人民币。剑麻作为我国热带特色的经济作物,是极宝贵的热带作物资源,并具广阔发展前景和巨大出口潜力的优势产业。
随着剑麻产业的快速发展,种植区对健康剑麻种苗质量要求和需求量也日益提高和增加。在以往的剑麻种苗生产过程中,采取的常规育苗技术有珠芽繁殖、钻心法和钻心剥叶法。常规育苗存在主要问题有:培育时间长、种源供应受限制、会出现种性退化,良莠不齐,产量降低,质量差,病害多,并易引发种苗病害流行等不良因素。剑麻组培苗因具备育苗周期短,繁殖率高,出苗快和生长整齐一致、培养条件可以人为控制,不受气候、季节影响,可实行工厂化生产,节省人力、物力等特点。具有常规种苗无法比拟的优势。应用推广剑麻组培苗势在必行,这也是解决常规种苗种植带来的诸多问题和弊端的最好办法之一。
早在70年代后期,华南热作研究院、福建热作所和东方红农科所分别采用剑麻叶、腋芽和有性杂交种子来诱导愈伤组织再分化出完整植株,获得了少量剑麻组培苗,但在假植阶段成活率低,大田种植未获成功。随后的二十多年来,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也进行了剑麻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分别报道了利用剑麻茎尖和叶片诱导愈伤组织培育出完整植株,但都未能在生产上应用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剑麻组培种苗质量的快繁方法,本发明经过大量试验和研究,针对目前剑麻种苗生产在推广应用方面存在瓶苗玻璃化现象严重、污染率较高、繁殖系数低和假植移栽成活率低等现实状况,提供一种提高剑麻组培种苗质量的快繁技术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芽繁芽途径,以SH为基本培养基,采用了活性更强的细胞分裂素TDZ,配合其它适合的培养条件,并采用了不同的组培苗切割方法,种苗种植规格由4~6公斤改为1~2公斤袋苗上大田种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提高剑麻组培种苗质量的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外植体的处理和消毒
以优选剑麻的珠芽为外植体材料,选取棚栽20~30cm高的珠芽,进行外植体的消毒,先切除麻根和一部分老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用手术刀片环剥去外层叶片,保留长0.5cm的心叶2~3张,头茎保留1~1.5cm,冲洗干净并稍凉干后置于无菌室内紫外光照射杀菌20min,然后将材料分别用75%酒精消毒2min,用0.1%升汞消毒15min,再用无菌水冲洗5~6次;
(2)启动与接种
培养基配制后分装到培养瓶内,置于高温高压力灭菌锅内,于121℃,0.1~0.15MPa下严格灭菌20min,灭菌后供接种使用,在无菌人工接种室,将处理好的材料纵切为4块,接在培养基中;
(3)诱导不定芽培养
以SH培养基、人工合成的苯基脲衍生物TDZ 1.0mg/L、1-萘酸NAA0.1mg/L、蔗糖5%和琼脂0.6%配成的培养基作为培养基,在28±2℃,光照10~12h/d,光照强度1800~2000Lx的条件下培养,20~25天后诱导产生不定芽;
(4)诱导丛芽培养
培养出不定芽后,留1cm头茎并纵切为2块接种到SH、TDZ0.5mg/L、NAA0.05mg/L、蔗糖5%和琼脂0.6%配成的培养基中,培养温度为27±1℃,光照12h/d,光照强度1800~2000Lx,培养一周后诱导产生丛芽;
(5)继代增殖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湛江农垦科学研究所,未经广东省湛江农垦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02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