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蒸发器置于冷却服内的单循环个人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30218.2 | 申请日: | 201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0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袁卫星;杨波;杨宇飞;袁修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A41D13/005 | 分类号: | A41D13/005;F25B1/00;F25B39/02;F25B4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恒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24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发器 置于 冷却 单循环 个人 冷却系统 | ||
1.一种单循环个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却服外模块(A),
冷却服模块(B),
其中所述冷却服外模块(A)通过制冷剂管路与冷却服模块(B)联通,且所述单循环个人冷却系统的蒸发器(8)被置于冷却服内。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单循环个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服外模块(A)包括微型压缩机(1)、平行流冷凝器(2)、风扇(3)、节流装置(4)、电池(5)、直流变频器(6);
所述冷却服模块(B)包括冷却服(7)、所述蒸发器(8)、控制板(9),
其中所述蒸发器(8)包括软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循环个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微型压缩机(1)、冷凝器(2)、节流装置(4)、蒸发器(8)通过管线连接成一个回路,制冷剂依次流经各部件,先后经过压缩、冷凝、节流膨胀、蒸发等过程,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循环个人冷却系统,其中所述制冷剂采用常压或接近常压沸腾的制冷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循环个人冷却系统,其中所述制冷剂是从R11、R134a、R141b中选出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循环个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电池(5)给微型压缩机(1)、风扇(3)、节流装置(4)、直流变频器(6)供电;
直流变频器(6)用于控制微型压缩机(1)转速,进而调节制冷量。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循环个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制冷剂蒸汽在平行流冷凝器(2)管内冷凝放热;
风扇(3)驱动空气流经平行流冷凝器(2)管外翅片,并将热风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循环个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器(8)的所述软管盘绕在冷却服(7)的内侧,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盘管中蒸发成制冷剂蒸气,将人体的产热带走,所述制冷剂蒸汽被吸入压缩机,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循环个人冷却系统,其中
控制板(9)安装在冷却服胸部或腰部,显示信息及文字顶部向下,便于低头观看;
控制板(9)上设置有按键,用于控制直流变频器来调节微型压缩机转速,从而调节制冷量。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循环个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冷却服外设置的横向束紧带(10),用于调节蒸发器软管与身体的贴合程度,以实现可调、良好、舒适的换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021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NG船货物围护系统建造专用多功能工具装置
- 下一篇:预应力太阳能集热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