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29764.4 | 申请日: | 201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8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介文;彭伟捷;李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丽电子(广州)有限公司;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10 | 分类号: | G02B27/10;G02B5/30;G02B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光 元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应用于投影设备或其它光学系统中,并将不同强度或者不同偏振方向的光分开的分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分光元件(beam splitter)用于将入射光线分成两部分,而且依据不同的分光功能,可区分为波段(或色光)分光元件、光强分光元件及偏极分光元件。如图1所示,为一种已知偏极分光元件1,包括两个固定结合的棱镜11,以及一个位于所述棱镜11的结合面之间的分光膜12,该分光膜12可用于将一入射光A的垂直方向偏振光(S偏振光)A1反射,并使该入射光A的平行方向偏振光(P偏振光)A2通过,达到偏极分光的作用。
而该偏极分光元件1在制造时,必需先在其中一棱镜11表面镀膜而形成该分光膜12,再将另一棱镜11与该形成有分光膜12的棱镜11,经过对位调整后而胶合固定。但由于棱镜11形状通常为立体三角柱状,不像长方体、正方体或板片物等物体的形状较规则,所以在形成该分光膜12时,必需用特殊的夹持治具固定该棱镜11,但要在三角柱状的棱镜11上形成分光膜12的难度较高,而且也受限于棱镜11的形状,所述棱镜11镀膜时的设置密度受限,无法一次对大量棱镜11镀膜,造成镀膜成本高、各元件的膜层品质变异较大。
另外,如图2所示,为美国US7,329,006号专利案所揭示的一种分光元件2(该案的图15所示的实施例),其结构包含:一基材21、一分光膜22,以及二个棱镜23、24。其中,该基材21是由玻璃或高分子材料制成而且厚度渐变,且该基材21用于将该分光膜22固定于其中一个棱镜23的表面上,而另一棱镜24则固定在该分光膜22的表面上。所述分光膜22实际上是由数百层高分子薄膜堆叠后一起拉伸(pulling)形成的,而且薄膜之间为高、低折射率的交错排列。该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分光膜22的厚度较厚,如其说明书所揭示,厚度约为225微米(μm)左右,此种厚膜使该分光元件2容易产生像散(astigmatism),所以必需借由该厚度渐变的基材21来减轻像散问题。
该分光膜22除了容易导致像散外,还有制作过程繁复的缺点,因为该分光膜22具有数百层薄膜,这些薄膜无法只单纯借由膜层间的键结力量而固定地堆叠结合,而是每当堆叠到一定数量的薄膜后,就必须利用胶粘或热熔方式,与另一披预定数量的薄膜固定住,依此方式重复数次后,最后才能形成该分光膜22,所以制作过程繁复。而且分光膜22的高分子材料耐压性较差,只能承受单边的外力,如果分光膜22的两相反侧皆受压时,就容易使分光膜22中的薄膜分离而脱层。此外,因为高分子材料受到紫外光(UV)照射会有黄化现象,同时高分子材料的耐温性也较差,导致元件使用一段时间后,材料容易老化、功能变差。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分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在产品结构、制造方法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及方法又没有适切的结构及方法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分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制造、耐紫外光、耐热,薄膜不易脱层的分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分光元件,包含两个棱镜,该分光元件还包含一个基板单元,该基板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基板,以及一个披覆在该基板上并具有分光作用的分光薄膜,该分光薄膜包括数层堆叠设置的薄膜层,所述薄膜层的材料为无机材料;所述两棱镜位于该基板单元的两个相反侧的表面上。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较佳地,前述的分光元件,其中该基板单元包括一个基板,该基板包括一个供该分光薄膜披覆的结合面,以及一个相反于该结合面的棱镜安装面,所述其中一个棱镜位于该基板的棱镜安装面上,另一个棱镜位于该分光薄膜的表面上。
较佳地,前述的分光元件,该基板单元包括两个基板,每一个基板都包括一个朝向另一个基板的结合面,以及一个相反于该结合面的棱镜安装面,该分光薄膜位于所述两基板的结合面之间,所述两棱镜各别位于所述两基板的棱镜安装面上。
较佳地,前述的分光元件,该分光薄膜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5微米。
较佳地,前述的分光元件,该分光薄膜的厚度小于或等于5微米。
较佳地,前述的分光元件,所述薄膜层的材料为无机介电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丽电子(广州)有限公司;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旭丽电子(广州)有限公司;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97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室卷帘机双电源自动控制系统
- 下一篇:卫星导航中多载波的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