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的电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27328.3 | 申请日: | 201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4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邵浙海;李鹏飞;吴智强;彭博;孙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03;H01R13/04;H01R13/11;H01R1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景辉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动力电池 连接 装置 | ||
1.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的电连接装置,用于电连接电池与汽车,电池外箱设置在汽车车身上,所述电池设置在电池内箱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的电连接装置包括:线簧和能插入所述线簧的插针,所述插针设置在所述电池外箱或所述电池内箱上,所述线簧设置在所述电池内箱或所述电池外箱上,所述插针与所述线簧连接后形成主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簧连接在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电池外箱上,所述插针连接在第二连接板上,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电池内箱上,所述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的电连接装置还包括:保护所述主电路的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的第一保护装置和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的第二保护装置,所述第一保护装置能与所述第二保护装置连接并形成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与所述主电路并联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呈长杆状的凸接触杆和凹接触杆,所述凸接触杆的端部具有突出的外表面,所述凹接触杆的端部具有与突出的外表面相配合连接的内凹面;所述凸接触杆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或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所述凹接触杆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或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一保护装置为凸接触杆或凹接触杆,所述第二保护装置为凹接触杆或凸接触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进行电连接时,所述凸接触杆和所述凹接触杆先于所述插针和所述线簧接触,在脱离连接时,所述凸接触杆和所述凹接触杆后于所述插针和所述线簧分离。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簧与所述凹接触杆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线簧、所述凹接触杆及所述第一连接板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电连接的第一接头;所述插针与所述凸接触杆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所述插针、所述凸接触杆及所述第二连接板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电连接的第二接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设有光孔,所述凹接触杆穿设在所述光孔中,所述凹接触杆的一端螺接有限位螺母,所述凹接触杆的另一端,所述凹接触杆的外表面具有卡台,所述卡台与第一连接板之间设有套设在所述凹接触杆的外表面上的弹性元件。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接触杆的突出的外表面包括锥形的外表面以及与所述锥形的外表面连接的圆形触头,所述圆形触头位于所述突出的外表面的端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接触杆的所述圆形触头与所述内凹面的接触距离小于所述插针和所述线簧的接触距离。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接触杆的锥形外表面、所示圆形触头和所述凹接触杆的内凹面上镀有防电弧烧蚀的铜合金材料的镀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合金材料为铜钨合金或碲铜,所述镀层厚度在3μm至10μm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732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