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自定义显示界面范围的多点触控展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25709.8 | 申请日: | 2011-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9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源;杨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源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汪青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昆山开发区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定义 显示 界面 范围 多点 展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点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触控技术且可自定义显示界面范围的展示方法。
背景技术
多点触控(Multitouch,也称为Multi-touch)意即让电脑使用者透过数只手指达至图像应用控制的输入技术。相较之下,标准的触控技术只能辨认一点,是其之间最大的分别。多点触控技术可以实现更具个性化的人机交互方式,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好的应用体验。多点触控的展示载体通常为LCD或LED屏幕。触摸屏为多点触控典型的应用,该应用中,用户透过自己的手指将信息传给机器,机器透过视觉(显示屏)来将这个信息解释和展示给用户。在这个过程中,用户的手指往往要接触触摸屏,通过手指在触控屏上的位置和运动传递信息给机器。能让电脑感受到物理上的触碰的事物包括:热力、指压、高速摄影机、红外线、光学感应、电阻改变、超声波接收器,微音器、雷射波幅感应器及影子感应器等。要使用多点触控技术,传统装置必需配备触模屏或触控版,同时需装载可辨认多于一点同时触碰的软件。
现有的多点触控技术主要有:
a)WO 2011078769 A1 为例的FTIR(Frustrated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方法,其在特定的展示载体(LED屏幕或LCD屏幕)的夹层中加入LED光线,当用户按下屏幕时,便会使夹层的光线造成不同的反射效果,感应器接收光线变化而捕捉用户的施力点,从而做出反应。该方法的不足是:
- 必须选择特定的展示载体-多点触控屏幕;
- 屏幕的尺寸为确定值,具体来说触控显示的尺度无法在使用时根据需要进行自定义调整。
b)WO 2005/114359 A2公开的基于电容技术的透明多点触控屏。它的不足是:
- 该技术需要一层透明电路层;
- 该需要导致该触控显示技术的屏幕为固定屏幕,无法在使用中改变大小。
c)WO 2011010037 A1公开的通过机械弹性波形技术来将普通物体转变为可触控物体的技术,该技术的实现方式为首先通过至少一个弹性机械波发射器在指定物体上加载机械波,通过至少一个机械波接收器观察该机械波的属性,当有至少一点接触点发生时,被观察的机械波则会发生相应的改变,通过与预先存储的参考信号进行比对,该技术可以通过模式识别的方式推导出接触点的位置。该技术不需要特定屏幕为载体,可以在投影表面加载触控功能。它的不足是:触控表面的尺寸和形状为固定值,具体表现在多点触控定位需要预先存储的参考信号,而获取该参考信号时的触控表面的尺寸和形状则决定了使用时的触控表面的尺寸和形状。
综上,常规的多点触控展示方法,采用特定或固定尺寸形状的展示载体(屏幕或投影表面),限制了人机交互装置的应用范围和场合,用户无法在自己设定的展示载体和场合实现快速有效的多点触控展示。以WO 2011010037 A1为例,用户或者无法修改显示尺寸,或每次更改显示表面和尺寸时需要大量的信号校验过程,成本昂贵,生产工艺亦不能重复化,不能满足多点触控展示随时随地变更展示载体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自定义显示界面范围的多点触控展示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自定义显示界面范围的多点触控展示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利用投影仪将电脑或微处理芯片设定的多点触控交互界面投影在指定应用表面上,形成的投影图形的形状和尺寸构成了多点触控显示界面的显示范围;
(2)、利用摄像头获取步骤(1)所得投影图形,并由电脑或微处理芯片产生特定的投影图形变化,根据投影图形变化,比对电脑或微处理芯片设定的变化曲线,计算得出投影图形距离投影仪的距离信息和投影仪的方向信息,并进而根据所述距离信息和投影仪的相关设定,获得多点触控显示的尺度信息;
(3)、利用多点触控技术获取多点接触位置信息,具体如下:
a、取两个弹性机械波发生/接受器,分别放置或固定在投影图形的一条对角线的顶点上,所述弹性机械波发生/接受器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源,未经刘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57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层立交桥
- 下一篇:智蛇式寻堵核污泄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