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包合浇钢锭的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23553.X | 申请日: | 201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4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华;刘学明;常福华;刘茂文;刘孝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7/00 | 分类号: | B22D7/00;B22D4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郭鸿禧;刘灿强 |
地址: | 271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包合浇 钢锭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两包合浇钢锭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钢锭模、与钢锭模连接的汤道和中注管、第一钢包和承载第一钢包的浇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钢包、行车、长水口和长水口旋转启动机构,所述行车用于吊起第二钢包,所述长水口用于连接第二钢包和第一钢包,所述长水口旋转启动机构与长水口连接,以在确保长水口与钢液面垂直的情况下控制长水口进行上下、左右、前后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包合浇钢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水口旋转启动机构包括支撑构件、杠杆、第一轴和第一轴套、第二轴和第二轴套,第一轴和第一轴套将杠杆的一端与长水口连接,以确保长水口与钢液面垂直,支撑构件的下部固定在预定位置,第二轴和第二轴套将支撑构件的上部与杠杆的中部连接,以通过杠杆的运动来实现在确保长水口与钢液面垂直的情况下控制长水口进行上下、左右、前后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包合浇钢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包括立柱、支撑杆、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连接板,立柱的下部固定在预定位置,支撑杆的上部与杠杆的中部通过第二轴和第二轴套连接,支撑杆的下部通过第一轴承与连接板的一端连接,且连接板的一端通过设置在立柱的上部上的第二轴承与立柱连接,使得连接板和支撑杆能够在水平方向上以任意角度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两包合浇钢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注管经过汤道与钢锭模的底部连接,以使从第一钢包的水口流出的钢水经中注管和汤道后从钢锭模底部进入钢锭模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两包合浇钢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水口旋转启动机构设置在浇钢车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两包合浇钢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浇钢车上的操作台,以实现对所述长水口旋转启动机构的操作。
7.一种两包合浇钢锭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钢包、第二钢包和钢锭模分别设置在第一高度、第二高度和第三高度,第一高度低于第二高度并高于第三高度;
在水平方向上调整第一钢包、第二钢包和钢锭模的位置,然后通过与第一钢包中的钢液面垂直的长水口将第二钢包的水口与第一钢包中的钢液连接,并通过与第一钢包中的钢液面垂直设置的中注管将第一钢包的水口与钢锭模底部连接;
进行浇注,以将钢水从第一钢包和第二钢包中注入钢锭模,形成钢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两包合浇钢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水口的与第一钢包中的钢液连接的一端始终保持伸入第一钢包中的长度不小于150mm。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两包合浇钢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长水口将第二钢包的水口与第一钢包中的钢液连接的步骤是通过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两包合浇钢锭的装置中的长水口旋转启动机构来实现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包合浇钢锭的装置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两包合浇钢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锭重量为50吨以上,所述第一钢包、第二钢包、行车、浇钢车为用于生产30吨以下钢锭的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355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塑料卡板
- 下一篇:表贴式永磁电机转子防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