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座椅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22032.2 | 申请日: | 201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3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大野达也;松井雄一;杉浦由希规;原嘉朗;冈田贵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2/68 | 分类号: | B60N2/68;A47C7/4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张建涛;车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座椅。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靠背框架和一对侧框架的车辆座椅,所述靠背框架包括通过将管弯曲为矩形形状形成的靠背框架本体,所述一对侧框架结合到靠背框架本体。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已知的车辆座椅包括通过将管弯曲为矩形形状而形成的靠背框架本体。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07-47021(JP 07-47021A)描述了具有这样的矩形靠背框架本体的车辆座椅,其中,在其四个角中,其左下角部和右下角部分别焊接到成对的侧框架。以这样的结构,侧框架可枢转地附接到座垫的座垫框架。因此,即使使用通过将管弯曲为矩形形状形成的简单结构的靠背框架本体,座椅靠背框架也可相对于座垫调整倾角。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所述的相关技术,在管的两个端部中,管的一部分的端部(该端部处于靠背框架本体的基部侧(下侧)处且从靠背框架本体的左下部分延伸到右下部分)弯曲为大体上L形状,然后焊接到侧框架中的一个侧框架。因此,靠背框架本体在基部侧(下侧)处的横向强度低,这使得对于靠背框架本体来说难于抵抗由于车辆的侧面碰撞导致的冲击。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座椅,所述车辆座椅包括结构简单但可抵抗由于车辆的侧面碰撞导致的冲击的靠背框架本体。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车辆座椅,所述车辆座椅包括靠背框架,所述靠背框架包括:通过将管弯曲为矩形形状使得管的两个端部位于矩形形状的四个角部中的一个角部处而形成的靠背框架本体;和一对侧框架,所述一对侧框架分别结合到第一角部和第二角部,所述第一角部作为靠背框架本体的角部中的一个角部且管的两个端部位于所述第一角部处,所述第二角部作为靠背框架本体的角部中的另一个角部且在横向邻近该第一角部。在此车辆座椅中,管的端部中的一个对接焊接到侧框架中的一个。以此结构,通过将管弯曲为矩形形状形成靠背框架本体,如在相关技术中一样。因此,可形成结构简单的靠背框架本体。此外,在其处管被弯曲以形成靠背框架本体的点数比相关技术中的点数少(在相关技术中,管需要在四点处弯曲,而根据本发明管仅需在三点处弯曲)。因此,以上所述的车辆座椅的靠背框架本体在结构上比相关技术中的更简单。在以上所述的结构中,形成靠背框架本体的管的两个端部中的一个焊接到侧框架中的一个的内表面,使得端部中的一个的轴向方向垂直于侧框架的主平面。因此,靠背框架本体在基部侧(下侧)处的横向强度高,这使得靠背框架本体能够抵抗由于车辆的侧面碰撞导致的冲击。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和工业意义将在下文中参考附图描述,其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且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驾驶员座椅内侧的框架结构整体的透视图;和
图2是图1中示出的框架结构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和图2描述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在下文中,驾驶员座椅1将被描述为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座椅”的示例。另外,在下文描述中使用“上”、“下”、“前”、“后”、“左”和“右”指示的侧和方向应解释为分别对应于图中通过箭头上、下、前、后、左和右指示的方向,即向上方向、向下方向、向前方向、向后方向、向左方向和向右方向,如参考驾驶员座椅1所定义的。
首先,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驾驶员座椅1的示意性结构将参考图1描述。驾驶员座椅1包括座垫2和座椅靠背3。座垫2和座椅靠背3的结构将分别描述。
首先,将描述座垫2的结构。座垫2主要由座垫框架4、已知的座垫衬垫(在附图中未示出)和已知的座椅罩(在附图中未示出)构成,所述座垫框架4具有大致地矩形形状,已知的座垫衬垫安装到座垫框架4,使得座垫框架4嵌入到座垫衬垫内,且已知的座椅罩覆盖了座垫衬垫的表面。
座垫框架4在其左下部分和右下部分处通过滑轨50和52安装到车辆地板(在附图中未示出),所述滑轨50和52每个具有允许上轨相对于下轨滑动的已知的结构。因此,驾驶员座椅1在车辆地板的纵向方向上可滑动。
下臂10设置在且安装到座垫框架4的左后端和左滑轨50(的上轨)之间,而下臂12设置在且安装到座垫框架4的右后端和右滑轨52(的上轨)之间。以此结构,将在后文中描述的座椅靠背3的靠背框架5可附接到座垫框架4。这就是座垫2如何形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纺织株式会社,未经丰田纺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20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出租车后备箱物品提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食盐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