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压器绕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13682.0 | 申请日: | 201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0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鼎能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H01F27/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绕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械强度和抗短路能力高,使用寿命长的变压器绕组。
背景技术
随着变压器技术的发展和提升,各种大容量高电压变压器被设计开发出来,而变压器的各项技术参数也不断增大,此类新型变压器对绕组的温升、抗短路等各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变压器绕组结构以满足其需要。
传统的变压器绕组的高、低压绕组是经过独立制作再按顺序将各绕组依次套在铁芯上并整形压紧制成的,其各绕组之间难免会留有间隙,该结构会带来以下不足:一是因增加绕组的尺寸而增加了变压器的成本,二是因各绕组套装不紧凑,同心度差,幅向受力不均匀,导致其绕组的机械强度和抗短路能力不高,三是各绕组在装配时得不到保护,相互间容易互相碰擦,导致绕组表面绝缘层损坏。此外,传统的变压器绕组还有通过设置撑条和垫块构造油道的结构,以解决绕组的温升问题,大多为轴向单油道设计,效果有限,而且撑条的具体设置位置也没有明确合理的规范,也容易造成绕组幅向受力不均匀、撑条移位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机械强度和抗短路能力高,绕组最高点温升低,使用寿命长的变压器绕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变压器绕组,包括铁芯、高强度绝缘筒、低压绕组和高压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绝缘筒外侧设有沿高强度绝缘筒圆周等分设置的内轴向撑条,所述低压绕组绕制在所述内轴向撑条上,所述低压绕组外侧依次设有内锁撑条和沿低压绕组圆周等分设置的外轴向撑条,所述高压绕组绕制在外轴向撑条上,所述高压绕组外侧设有外锁撑条。所述内轴向撑条和外轴向撑条分别沿高强度绝缘筒和低压绕组圆周等分设置,布局合理,幅向受力均匀,结构稳定,同心度高,内锁撑条和外锁撑条起进一步紧固作用,提高机械强度和抗短路能力,并与内轴向撑条和外轴向撑条配合形成轴向油道和幅向油道,从而降低绕组最热点温升,延长使用寿命。
前述的变压器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绕组为螺旋式结构,所述高压绕组导线为无氧铜导线,所述内轴向撑条、外轴向撑条、内锁撑条和外锁撑条均为预密化倒角撑条。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机械强度和抗短路能力高,绕组最高点温升低,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高强度绝缘筒1外侧设有沿绝缘筒圆周等分设置的内轴向撑条2,螺旋式低压绕组4绕制在所述内轴向撑条2上,所述低压绕组4外侧依次设有内锁撑条6和沿低压绕组圆周等分设置的外轴向撑条3,由无氧铜导线绕制的高压绕组5绕制在外轴向撑条3上,所述高压绕组5外侧设有外锁撑条7。
此外,所有撑条均经预密化、倒角处理,绕组线圈均浸漆固化处理,绕组设计时采用低电密、放大段间油道、幅向紧固“0”裕度设计,以提高绕组机械强度和抗短路能力,满足供电系统短时高过负荷对变压器的要求。线圈轴向压紧力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控制,使各线圈压紧后其电磁中心高度在同一水平线上,相对应线饼严格按安匝平衡要求控制,确保变压器短路时其轴向力和导线应力最小。此结构在变压器绕组内形成轴向油道和幅向油道,降低了绕组最高点温升,延长了使用寿命。
本发明机械强度和抗短路能力高,绕组最高点温升低,使用寿命长。
以上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定本发明,凡是对以上实施例以等效变换方式做出的其它改进与应用,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鼎能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鼎能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36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