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单元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11055.3 | 申请日: | 201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3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巫俊铭;余明翰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2B15/06 | 分类号: | G12B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单元 结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一种散热单元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尤指一种以松配合组装,再通过射出成型的机械加工方式成型一固定结构体,用以增加其组装强度,从而大幅提升组装效率减少工时的散热单元基座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行散热装置及散热模组系通过多个相同及不同之散热元件相互搭配组装所组成,所述散热元件可系为热管、散热器、散热基座等元件,所述散热元件彼此搭配结合,其主要系通过焊接加以固定,但针对以铝材质所制成之散热元件,若要进行焊接作业,则不仅需要先施以若干助焊步骤,才可再以特种焊接工作之方式进行焊接,造成其整体之加工步骤过于繁杂,加工成本亦相对增加,且焊接会造成环境污染。
另者,亦有技术人员以螺丝等固定元件对所述散热元件进行结合固定,但固定元件仅能针对部分散热元件进行螺锁固定(如散热鳍片组与散热基座),针对热管则无法直接通过螺锁之方式进行固定。
再者,公知技术系于该散热基座开设一孔洞或一沟槽将该热管穿设于该散热基座之孔洞或该沟槽,令该热管与该散热基座得以结合,此一结合方式虽解决前述焊接及螺锁固定方式之问题,但热管系通过散热基座间接传导热量,两者间容易因具有间隙而产生热阻现象之发生,故导致导热效率不佳。
公知技术散热元件之固定方式系无法适用于各式散热元件之组合,故公知技术具有下列缺点:
1.成本较高;
2.不适用各式散热元件;
3.不符合环保;
4.导热效率不佳;
5.重量较重;
6.不合格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增加散热基座与一散热元件组合效率的散热单元结构。
本发明之次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增加散热基座与一散热元件组合效率的散热单元基座结构之制造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系提供一种散热单元结构,系包含:一基座、至少一热管、一固定结构体;
所述基座具有一第一平面,该第一平面设有至少一槽部,所述槽部具有一开放侧及一封闭侧,所述槽部连接该第一平面处系具有一结合部;所述热管系设置于该槽部内,且该热管之一侧面与该基座之第一平面切齐;所述固定结构体对应设于前述结合部。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系提供一种散热单元结构之制造方法,系包含下列步骤:
提供一具有槽部之基座及至少一热管;
将该热管对应置入前述槽部内;
将前述相互组合后之热管及基座置入一具有模穴之模具中;
通过射出成型将熔溶之塑胶注入该槽部上缘与该热管接合处,待该熔溶之塑胶冷却硬化后形成一固定结构体,令该热管得以稳固与该基座结合。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含:
一基座,具有一第一平面,该第一平面设有至少一槽部,所述槽部具有一开放侧及一封闭侧,所述槽部连接该第一平面处系具有一结合部;
至少一热管,系设置于该槽部内,且该热管的一侧面与该基座的第一平面切齐;
一固定结构体,对应设于前述结合部。
优选的是,所述的散热单元结构,所述结合部呈粗糙面,前述固定结构体与该结合部对应结合的部位亦呈粗糙面。
优选的是,所述的散热单元结构,所述结合部更具有至少一凹孔,前述固定结构体对应前述凹孔处具有一凸体,该凸体对应卡固于前述凹孔内。
优选的是,所述的散热单元结构,所述凹孔可为贯穿或未贯穿的其一。
优选的是,所述的散热单元基座结构,所述结合部更具有至少一凸体,前述固定结构体对应前述凸体处具有一凹孔,该凸体对应卡固于前述凹孔内。
优选的是,所述的散热单元结构,所述凹孔可为贯穿或未贯穿的其一。
优选的是,所述的散热单元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体一侧与前述热管接触。
优选的是,所述的散热单元结构,所述结合部可与该槽部呈平行及垂直及同时平行与垂直其中任一。
一种散热单元结构的制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提供一具有槽部之基座及至少一热管;
将该热管对应置入前述槽部内;
将前述相互组合后的热管及基座置入一具有模穴的模具中;
通过机械加工将熔溶的塑胶注入该槽部上缘与该热管接合处,待该熔溶之塑胶冷却硬化后形成一固定结构体,令该热管得以稳固与该基座结合。
优选的是,所述的散热单元结构的制造方法,所述机械加工为射出成型。
优选的是,所述的散热单元结构的制造方法,所述基座的材质系可为金属材质及非金属材质其中任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10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用中压柜接地开关
- 下一篇:一种增大跌落开关安全距离的配变台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