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电气产品橡胶部件中灭蚁灵含量的检测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04830.2 申请日: 2011-07-21
公开(公告)号: CN102288715A 公开(公告)日: 2011-12-21
发明(设计)人: 周明辉;郑建国;李丹;李全忠;刘莹峰;翟翠萍;萧达辉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主分类号: G01N30/72 分类号: G01N30/72;G01N30/06
代理公司: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代理人: 周克佑
地址: 510623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电子 电气 产品 橡胶 部件 中灭蚁灵 含量 检测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灭蚁灵含量的检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电子电气产品橡胶部件中灭蚁灵含量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各国对工业和消费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各种安全、健康和环保问题越来越重视,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的各种管制措施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严厉,这对于我国的出口贸易形成了强大的绿色贸易壁垒。灭蚁灵(学名十二氯代八氢-亚甲基-环丁并[cd]戊搭烯,又名全氯五环癸烷。分子式为C10Cl12,分子量545.6,CAS编码为2385-85-5)就是其中一种环境管控物质,它是一种极为稳定和持久性的高效杀虫剂,半衰期长达10年,且不溶于水,不易受水流冲洗而流失,曾作为防治白蚁的特效药广泛使用,在电子电气产品中用于电气产品的埋底线缆和部件;另外,它也作为一种高效阻燃剂被用于电气产品的防火材料。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灭蚁灵能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是一种可疑的致癌物,并能在环境中存在相当长的时间,通过生物链富集影响人体健康,是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大部分发达国家已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陆续禁用灭蚁灵,我国原经贸委也于2001年5月23日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其中就规定了对灭蚁灵的全面淘汰。但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以及灭蚁灵的低成本,仍有部分单位将灭蚁灵用作电气产品的阻燃剂和埋地电气产品及部件的防白蚁剂。 2009年4月16日,环保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住建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安监总局等10部门联合发出关于禁止生产、流通、使用和进出口滴滴涕、氯丹、灭蚁灵及六氯苯的第23号公告,要求自2009年5月17日起,全面禁止在我国境内生产、流通、使用和进出口灭蚁灵。虽然灭蚁灵已被明文禁止生产和使用,但目前电子电气产品的塑料和橡胶部件有相当一部分以废旧塑料和橡胶为原料加工而成,因此其中仍然能检出灭蚁灵成分。

目前,针对灭蚁灵的检测集中在对土壤和水环境、生物体、塑料等物质,且这些检测手段多为气相色谱-质谱法,若要获得痕量级灭蚁灵的检测结果,需要用到价格昂贵的同位素标记物;对于橡胶材料中灭蚁灵的测定方法则完全未见有报道,因为橡胶难以用有机溶剂溶解,其中含干扰物多,难以进行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电气产品橡胶部件灭蚁灵含量的检测方法,该方法能有效去除橡胶中的干扰性杂质,灭蚁灵提取充分,净化程度高,检测灵敏度高,测样成本低。

该检测方法以橡胶材质为基体,通过加速溶剂萃取对灭蚁灵进行充分的提取,同时又能有效除去橡胶样品中的干扰性杂质,并对加速溶剂萃取法获得的提取液采用固相小柱进行净化,进一步除去橡胶样品中的杂质,从而获得低成本、高灵敏度的气相色谱-电子捕获监测器测试电子电气产品橡胶部件中痕量灭蚁灵含量的方法。

在现有技术中,加速溶剂萃取是一种有效的提取技术,能将目标物从基体中有效提取出来。但由于橡胶在生产过程中通常经过了硫化过程,硫磺在橡胶的分子结构中起到了交联作用,使橡胶大分子之间形成了致密的立体结构,一般的有机溶剂分子难以渗透进橡胶基体中。因此,利用无机重金属让硫从橡胶中脱离出来成为很关键的因素,这样能使得目标物充分被有机溶剂提取,也能在样品检测时避免受到含硫化合物的干扰。

由于通常的样品前处理技术不足以将橡胶中各种干扰性杂质去除干净,因此必须用到价格昂贵的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分析测定,同时需要用到价格昂贵的同位素标记物作内标方能准确定量。但是灭蚁灵分子结构中含有电负性很强的氯原子,在电子捕获检测器上可以获得非常高的灵敏度,也有很强的选择性。只要样品前处理过程能将橡胶中的干扰性杂质充分去除干净,那么在常规的气相色谱仪上也能获得极佳的灵敏度。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电子电气橡胶部件中灭蚁灵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样品制备:将电子电气橡胶样品破碎后混匀,获得均一的样品;

(2) 灭蚁灵提取:在步骤(1)获得的样品中加入重金属粉末,混匀后放入加速溶剂萃取池内利用有机溶剂对样品中的灭蚁灵进行加速溶剂萃取,充分提取后获得提取液;

(3) 提取液净化:在步骤(2)获得的提取液中加入内标,混匀后将提取液完全转移至固相萃取小柱上,然后用混合溶剂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并进行浓缩,得到净化后的提取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未经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48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