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笔记本电脑防盗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84525.1 | 申请日: | 201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0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罗金旺;刘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21/00 | 分类号: | G06F21/00;G08B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毛燕生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笔记本电脑 防盗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盗装置,具体为一种笔记本电脑防盗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笔记本电脑防盗装置主要有笔记本电脑锁、笔记本电脑密码锁、USB电脑报警器、卖场笔记本电脑防盗报警器。笔记本电脑锁是将钢缆线与笔记本电脑相连接,并将缆线锁在固定物体上。但是,笔记本电脑锁携带不方便且缆线可以被剪断。加之它又依赖于一固定的实体来拴住笔记本电脑,操作不方便并且不易在公共场所使用。USB断线报警器的工作原理是:USB断线报警器与电脑连接后,一旦断开连接其报警器将报警。USB报警器解决了笔记本电脑锁要依赖一固定实体的缺点,但它还是存在携带不便的问题,并且作案者是急忙中快速实施作案,很有可能将USB报警器和电脑一同带走。另外作案者有可能了解它的防盗原理,就不再把USB线拔出,防盗装备将失去作用。卖场专用的笔记本电脑防盗报警器不适用于笔记本电脑个人用户。市场上虽然有无线遥控的报警器但不是针对个人用户的笔记本电脑进行防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防盗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防盗装置可以安装在笔记本电脑的内部,伪装性及其防盗能力强,另外,在检测出笔记本电脑被盗时可以通过无线通讯的方式通知用户。
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陀螺仪、数据处理装置、报警装置和信息发送装置。其中陀螺仪布置在笔记本电脑内部,用于检测笔记本电脑的倾角。数据处理装置接收陀螺仪检测的倾角信息,当倾角超过阈值时,启动报警装置。报警装置与数据处理装置相连,所述倾角超过阈值时进行报警。信息发送装置与数据处理装置相连,所述倾角超过阈值时,在数据处理装置控制下将报警信息发送给用户。
本发明还包括电池锁定装置,电池锁定装置为手机振动马达,手机振动马达与数据处理装置相连,布置在笔记本电脑的电池的拉扣处,当笔记本电脑倾角超过阈值时,手机振动马达在数据处理装置控制下卡住笔记本电脑电池处的拉扣,使其无法打开。
所述信息发送装置包括一无线收发模块和内部安装有蜂鸣器的遥控器,无线收发模块与数据处理装置相连,笔记本电脑倾角超过阈值时,数据处理装置通过无线收发模块控制遥控器内的蜂鸣器鸣叫以通知用户,同时遥控器也能够控制启动或关闭数据处理装置。
所述信息发送装置包括安装在笔记本电脑内部的与数据处理装置相连接的GSM模块,笔记本电脑倾角超过阈值时,数据处理装置启动GSM模块,GSM模块向用户手机发送短信以通知用户。
一种笔记本电脑防盗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遥控器控制数据处理装置启动;
数据处理装置控制手机振动马达锁住笔记本电脑的电池拉扣;
陀螺仪检测笔记本电脑倾角,并将其传送给数据处理装置作为角度初始值;
陀螺仪定时检测笔记本电脑的倾角,并与初始值进行比较,当二者差值的绝对值超过阈值时,确定笔记本电脑被搬动,控制报警装置报警,所述阈值为0度~10度;
通过信息发送装置通知用户。
所述信息发送装置步骤进一步包括为笔记本电脑倾角超过阈值时,数据处理装置通过无线收发模块控制遥控器内的蜂鸣器鸣叫以通知用户。
所述信息发送装置步骤进一步包括为笔记本电脑倾角超过阈值时,数据处理装置启动GSM模块,GSM模块向用户手机发送短信以通知用户。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中的防盗装置安置在笔记本电脑内部,不再依赖于固定实物,使用方便,并且防盗技术高,伪装性及其防盗能力强,即使笔记本电脑装在笔记本电脑包中也可对其进行防盗。本发明用小型的无线遥控进行控制,携带方便,可用收发一体的无线遥控模块或GSM模块来通知用户,也可用GSM模块来进行无线追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基本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包括包括陀螺仪、数据处理装置、报警装置和信息发送装置。其中陀螺仪布置在笔记本电脑内部,用于检测笔记本电脑的倾角。数据处理装置接收陀螺仪检测的倾角信息,当倾角超过阈值时,数据处理装置启动报警装置进行报警,同时通过信息发送装置将报警信息发送给用户。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45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