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框成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82034.3 | 申请日: | 201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4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汪训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大新仁和模具厂 |
主分类号: | B21D53/74 | 分类号: | B21D53/74;B21D7/00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 32209 | 代理人: | 孙高 |
地址: | 21563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铝管折弯成铝框的铝框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中空玻璃因隔热、隔音效果好,广泛适用于建筑、交通等各个领域。中空玻璃用铝间隔框(简称铝框)是中空玻璃中的一个重要部件。以截面为方形的空心铝管为原料,通过铝管折弯机可生产出铝框,因此,铝管折弯机是生产铝框的主要设备。常用的铝框成型方法为以下四种:a、利用铝管折弯机对铝管逐次四次折弯,成型的铝框的接口处在一条边上;b、利用铝管折弯机对铝管逐次三次折弯,成型的铝框的接口处在框角上;c、利用铝管折弯机先对铝管中部两个应折弯部位进行折弯,再对靠近铝管两个端部的应折弯部进行二次折弯,成型的铝框的接口处在一条边上;d、利用铝管折弯机位对靠近铝管两个端部的应折弯部进行折弯,然后对铝管中部两个应折弯部位进行二次折弯,成型的铝框的接口处位于一条边上。上述四种成型后的铝框都不含干燥剂,而为了减少铝框中的水分,避免真空玻璃中由于含有水分而产生雾气的情况发生,铝框中需要加入干燥剂,通常做法是在成型后的铝框的两个对角上分别钻一个小孔,然后将干燥剂通过该小孔送入铝框内,干燥剂填充完毕后,铝框就交付使用了,但是铝框上的小孔无法消除,既影响铝框的外观,还会影响铝框生产中的下道工序,而且铝框在运输或搬运过程中,干燥剂很容易从小孔中漏出,浪费干燥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铝框成型时,铝框内就已经含有干燥剂的铝框成型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技术方案是:铝框成型方法,先将铝管的两端一次折弯,使得铝管的两端开口向上,然后往铝管一端或两端的开口中加入干燥剂,最后将铝管二次折弯成铝框。
利用铝管折弯机先对铝管中部两个应折弯部位进行一次折弯,最后利用铝管折弯机对靠近铝管两个端部的应折弯部位进行二次折弯;
利用铝管折弯机先对靠近铝管两个端部的应折弯部位进行一次折弯,最后利用铝管折弯机对铝管中部两个应折弯部位进行二次折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铝框成型方法,具体步骤为:先往铝管一端或两端的开口中加入干燥剂,然后将铝管的两端一次折弯,使得铝管的两端开口向上,最后将铝管二次折弯成铝框。
利用铝管折弯机先对铝管中部两个应折弯部位进行一次折弯,最后利用铝管折弯机对靠近铝管两个端部的应折弯部位进行二次折弯;
利用铝管折弯机先对靠近铝管两个端部的应折弯部位进行一次折弯,最后利用铝管折弯机对铝管中部两个应折弯部位进行二次折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铝框成型前,先在铝管内灌入干燥剂,这样,在铝框成型后,铝框内就含有干燥剂,该铝框就可直接交付使用,而无需对铝框进行钻孔并灌入干燥剂了,由于铝框上无需钻孔了,增加了铝框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铝框成型方法所采用的一种铝管折弯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经图1铝管折弯机一次折弯后的铝管的结构图;
图3是图1中铝管折弯机一次折弯后的状态图。
图中:1、机架,2、铝管,3、滑轨,4、主折弯装置,5、主折弯机构,6、旋转臂,7、副折弯装置,8、送料管,9、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铝管折弯机: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沿铝管2输送方向延伸的滑轨3和对称设置在滑轨3上的两个对铝管2中部两个应折弯部位进行折弯的主折弯装置4。主折弯装置4上分别设置有与主折弯装置4中主折弯机构5同步转动的旋转臂6。旋转臂6上设置有对靠近铝管2两个端部的应折弯部位进行二次折弯的副折弯装置7和可将干燥剂送入铝管2内的送料管8。在实际生产时,送料管8可与外部大型放置干燥剂的料仓相连,也可将送料管8与小型放置干燥剂的料仓相连并一起固定在滑块9上,滑块9在设置在旋转臂6上。
本发明铝框成型方法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为:利用铝管折弯机先对铝管2中部两个应折弯部位的折弯,使得铝管2的两端开口向上,即形成一个呈U形的铝管2,然后向铝管2的一端或两端的开口中灌入干燥剂,最后利用铝管折弯机对靠近铝管2两个端部的应折弯部位的二次折弯,就形成了含有干燥剂的铝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大新仁和模具厂,未经张家港市大新仁和模具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20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