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球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70297.2 | 申请日: | 2011-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8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 发明(设计)人: | 杨卫亚;王少军;沈智奇;凌凤香;王丽华;季洪海;郭长友;孙万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1F7/02 | 分类号: | C01F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形 氧化铝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材料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油(氨)柱成型是制备球形氧化铝的一种常用方法,基本过程为:将铝溶胶与六亚甲基四胺溶液混合,然后滴入热油柱中,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溶胶在油相中收缩为凝胶微球。将成型后的小球,经老化、干燥、焙烧等步骤得到球形氧化铝颗粒。采用这种方法制备的小球粒度均匀,磨损低,强度高,可广泛用作石油化工领域中的催化剂载体材料。
CN 1068975A以铝盐或铝酸盐经中和得到拟薄水铝石,用酸处理得到的铝溶胶,再向铝溶胶中加入六亚甲基四胺作为胶凝剂,经油柱成型,老化、干燥、焙烧得到球形氧化铝。其颗粒直径为1.0~3.0mm,比表面积为120~280 m2/g,孔容为1.5~2.0 cm3/g。本方法所用的六亚甲基四胺促凝剂用量较多,在焙烧时会引起较大的氨氮污染。
CN 101549287A将可溶性锆盐溶于铝溶胶中得到锆铝混合溶胶,采用油柱成型法得到成型小球,再经过老化、洗涤,干燥、焙烧等过程得到高强度球形含锆氧化铝。该球形含锆氧化铝比表面为150~250m2/g,颗粒直径为0.5~5.0mm,孔体积为0.7~1.5cm3/g。该方法所用的促凝剂为有机胺(六亚甲基四胺和/或尿素),用量较大,在焙烧时同样会造成较大的氨氮污染。
因此,目前的油(氨)柱成型制备球形氧化铝微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所加入的胶凝剂为六亚甲基四胺等有机胺类,其用量较多,在产品焙烧阶段会形成较大的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在环保上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球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不使用六亚甲基四胺等有机胺类促凝剂,对环境无氨氮污染。同时,本发明所提供的球形氧化铝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容。
本发明球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把铝源、选自低碳醇和水中的至少一种与低碳环氧烷烃混合均匀,
(2)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滴加到20~50℃的油柱中成型为凝胶微球,将凝胶微球于15~70℃下保持5~72小时,优选保持温度25~50℃,保持时间为24~48小时;
(3)分离出步骤(2)的凝胶微球,并用低碳醇浸泡1~72小时,优选为24~48小时;
(4)将步骤(3)所得的混合物浸泡于氨水中于90~140℃下老化3~24小时;
(5)将步骤(4)所得的混合物除去液相后,经洗涤、干燥和焙烧,得到所述的球形氧化铝。
以步骤(1)所得到的混合物的重量为基准,铝源以氧化铝计的含量为1%~15%,优选为5%~10%,低碳环氧烷烃/Al3+的摩尔比为1.5~7.0,优选为2.0~4.0。
步骤(1)所述的选自低碳醇和水中的至少一种,即可以采用低碳醇,也可以采用水,还可以采用任意比例混合的低碳醇和水。
步骤(1)中所述的铝源可采用水溶性铝盐,优选为氯化铝、硝酸铝和硫酸铝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氯化铝和/或硝酸铝。所述的低碳醇一般为C5以下的醇,优选为甲醇、乙醇、正丙醇和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最好为乙醇和/或丙醇。步骤(1)和步骤(3)所用的低碳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步骤(1)所述的低碳环氧烷烃的碳数为2~4,优选为环氧乙烷和/或环氧丙烷。
步骤(3)中所述的低碳醇为C5以下的醇,优选为甲醇、乙醇、正丙醇和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最好为乙醇和/或丙醇。低碳醇的用量不少于步骤(2)所得凝胶微球的体积,一般为步骤(2)所得凝胶微球的体积的1~3倍。
步骤(4)所用的氨水的重量浓度为3wt%~5wt%,其用量不少于步骤(3)所得的混合物的体积,一般为步骤(2)所得凝胶微球的体积的1~3倍。
步骤(5)中所述的洗涤方式为用蒸馏水洗涤的方法,以除去产物中的杂质离子。所述的干燥方法可采用真空干燥、自然干燥或超临界流体干燥,优选真空干燥。所述的真空干燥条件如下:真空度以表压计-0.1~-0.01MPa,干燥温度为0~80℃,干燥时间为1~72小时;真空干燥优选条件为:干燥温度为10~30℃,干燥时间为2~24小时。
步骤(5)中所述的焙烧具体如下:在400~800℃焙烧1~24小时,而优选为500~700℃焙烧5~10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02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声翻页书
- 下一篇:汽车车轮往复式刮渣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