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高分子复合轴承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61007.8 | 申请日: | 201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9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中庆;陈亚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中庆 |
主分类号: | F16C19/16 | 分类号: | F16C19/16;F16C33/32;F16C33/58;F16C3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 分子 复合 轴承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精密机床、航空航天、航海、核工业、石油、化工、轻纺工业、机械、冶金、电力、食品、机车、地铁、高速机床及科研国防军事技术等领域或需要在高速、深冷、易燃、易爆、强腐蚀、真空、电绝缘、无磁、干摩擦等特殊工况下工作等领域上用的一种超高分子复合轴承,是新材料、新工艺的完美结合,超高分子复合轴承具有耐冲刷、耐寒、耐磨、耐腐蚀、抗磁电绝缘、无油自润滑等特性,且超高分子复合轴承在工作中无噪音,重量轻,热膨胀系数小,使用寿命是现有轴承的3倍,可节省大量的停机检修时间,降低废品率,减少库存轴承备件,大大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生产效率。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轴承的构造是由内、外圈钢架,金属滚动体,金属保持架及密封件等装配组成,由于金属轴承使用的工况有限,当用在转速很高,在介质是水、浆液、渣浆或介质有一定的腐蚀性等恶劣的情况下使用时,会使其腐蚀,并产生很高的温度,或使其很快磨损、失效,最重要的是当用在一些精密设备中使用时会有很大的噪音,磨耗比较严重,工作时金属滚动体、金属保持架与轴承内、外圈之间是金属与金属间的摩擦,由于金属的热膨胀系数高,故摩擦产生高热量,使其磨耗很快,大大减短了其使用寿命,造成需要频繁停车更换轴承,停机造成的损失大,且维护成本高,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轴承磨耗快、使用寿命短及对工况有限制的情况等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分子复合轴承,它本身有很好的自润滑性,磨耗小,耐磨损、耐冲刷、耐腐蚀、无噪音,重量轻,具有很好的综合性能,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在一些海水,淘金、淘沙、陆地等工况中的液体中介质是水、浆液、渣浆、粉尘等恶劣的工况下均可使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超高分子复合轴承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超高分子复合金属轴承,另一种是超高分子复合陶瓷轴承,即是由高分子材料的内、外圈,陶瓷或金属材质的滚动体,材质为金属或高分子的保持架等构成,其中超高分子复合轴承的两种形式是根据滚动体材质的不同分的,当滚动体材质采用超硬耐磨耗的工业陶瓷时主要应用在介质具有强腐蚀性场合下,由于陶瓷滚动体具有耐磨损、耐高温、耐腐蚀、耐冲刷、高的强度和硬度、抗氧化、防火、热膨胀系数小、自润滑性好等特点,当滚动体材质采用金属时,主要应用在介质是粉尘的场合,由于金属滚动体既可以满足一些工况要求,又节约了其成本费用,超高分子复合轴承在工作时,无油自润滑,无噪音,重量轻,并可大大减轻介质对它的磨耗、冲蚀度,减少了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达到磨耗小、使用寿命长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超高分子复合轴承可以在很恶劣的工况下使用,达到轴承不失效的目的,且工作时可大大减轻介质对其的磨耗、腐蚀程度,延长了超高分子复合轴承的使用寿命,工作时无油自润滑,且在工作过程中无噪音,重量轻,降低了此类备品件的使用费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纵剖面装配图
图2是超高分子复合轴承高分子材料的内圈(1)、外圈(2)装配后剖视图
图3是超高分子复合轴承高分子材料保持架(4)与陶瓷滚动体(3)装配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1.高分子材料内圈,2.高分子材料外圈,3.陶瓷滚动体(也可以是金属),4.高分子材料保持架(也可以是金属)。
在图1中,高分子材料内圈(1)、外圈(2)作为轴承的骨架,而高分子材料保持架(4)对陶瓷滚动体(3)起到很好的均匀分布作用,使其在圆周方向上保持一定的距离,陶瓷滚动体(3)与高分子材料保持架(4)一起与高分子材料内圈(1)、外圈(2)采用间隙的配合方式,从而使它们相对转动,在工作中无噪音,具有很好的耐磨、耐腐蚀、耐冲刷性,使用寿命长,且可以在很恶劣的工况下使用,起到轴承不失效的目的。
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高分子材料内圈(1)、外圈(2)作为轴承的支架,两者相配合。
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高分子材料保持架(4)对陶瓷滚动体(3)在圆周方向上保持一定的距离,两者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中庆,未经李中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10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时钟跟踪方法、系统和网元
- 下一篇:一种防脱盖油箱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