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胶黏剂用水解稳定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54940.2 | 申请日: | 201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6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唐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朗亿功能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67/00 | 分类号: | C07C267/00;C09J175/04;C09J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2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黏剂用 水解 稳定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水解稳定剂的制备工艺,尤其设计一种工艺简单,操作性强,高产率的胶黏剂用水解稳定剂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酯类聚合物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力学性能由于环境中存在的水汽和酸性物质的作用,会逐渐衰减至消失,从而缩短了材料的寿命,影响了它的使用性能和应用范围。通过某种稳定剂的加人,有效减缓或防止水解的发生图,就能有效地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扩大产品的应用范围。
作为一种有效的水解稳定剂,有机碳二亚胺类化合物的制备受到各大企业和研究机构的重视。例如德国朗盛的全资子公司莱茵公司推出了stabaxol1,和stabaxol P200、德国Rasching GmbH公司推出stabilizer 7000等,其主要化学成分即为单碳二亚胺或者碳二亚胺的低聚物,但是由于其形状通常为稠状或者蜡状,在实际的生产应用中不方便。
目前生产有机碳二亚胺的方法主要为异氰酸酯法,1970年美国专利提出了USP3502722和1996年的USP5535414都提出了用异氰酸酯发制备有机碳二亚胺,《合成化学》2006,14(2),200报道过以2.6-二异丙苯胺为原料用光气法制备2,6-二异丙基异氰酸酯,以上方法虽然所得产量高,但是因为方法污染大,操作实施的困难大,缺陷比较明显。JP05004957采用过量的次氯酸氧化以得到N,N-二(2,6-二异丙基)碳二亚胺。该法产生的废水量大,用到二硫化碳,安全隐患大,产率也不高,难以产生推广的价值。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910159208提出了用氯化铜催化,双氧水氧化的硫脲法制备N,N-二(2,6-二异丙基)碳二亚胺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反应中需要用到高压,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工艺简单,操作性强,高纯度高产率的胶黏剂用水解稳定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的具体实施步骤为:(1)在2,4,6-三取代苯胺加入有机溶剂中,之后加入(2,4,6-三取代苯基)异硫氰酸酯后升温反应一段时间;(2)在以上产物中加入10wt%的NaOH,室温搅拌下滴加10wt%的次氯酸钠或者30wt%双氧水(需加入氯化铜做催化剂)或者5wt%过硫酸钠溶液,之后搅拌反应一段时间;(3)分水, 将一定量的固体氢氧化钠加入有机溶剂中,升温至50~80℃,搅拌1小时,过滤固体物质,水洗有机相三遍,蒸馏有机溶剂,即可得到胶黏剂用碳二亚胺类水解稳定剂。
其中R1,R2,R3可以是-H,-CH3,-C2H5,-CH(CH3)2,-C(CH3)3,-OCH3,-OC2H5,-OCH(CH3)2,-OC(CH3)3。
步骤(1)中的2,4,6-三取代苯胺与(2,4,6-三取代苯基)异硫氰酸酯的反应摩尔比为1∶1,反应温度为20-100℃。有机溶剂可以是二氯甲烷、二氯乙烷、甲苯、氯仿、苯、氯苯等弱极性的卤代芳香物、卤代烷烃及常见芳香族溶剂。
步骤(2)中的反应混合液的PH为8-12,次氯酸钠或者双氧水或者过硫酸钠与2,4,6-三取代苯胺的摩尔比为3~5∶1,氯化铜与2,4,6-三取代苯胺的摩尔比为1∶20~100。
步骤(3)中加入氢氧化钠与2,4,6-三取代苯胺的摩尔比为1∶10,反应温度为70-100℃,搅拌时间为1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反应过程温和,对环境的压力小,不需要危险化学品。
(2)步骤少,操作简单,设备易得,生产效率高,产率高达95%以上。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产物合成路线图。其中R1,R2,R3可以是-H,-CH3,-C2H5,-CH(CH3)2,-C(CH3)3,-OCH3,-OC2H5,-OCH(CH3)2,-OC(CH3)3。图2是100℃、相对湿度为95%老化后的拉伸强度。图3是100℃、相对湿度为95%老化后的断裂伸长率。
具体实施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朗亿功能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朗亿功能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49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栓拧紧器、螺栓拆松器及多螺栓拧紧拆松器
- 下一篇:提高人干细胞活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