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化学镀处理工艺和所镀金属空心玻璃微珠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47115.X | 申请日: | 201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1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敬杰;谢虓;安振国;严开祺;杨岩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3C17/10 | 分类号: | C03C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心 玻璃 表面 化学 处理 工艺 镀金 及其 应用 | ||
1.一种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化学镀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清洗:将空心玻璃微珠放入碱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或超声作用下清洗10~30分钟,然后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空心玻璃微珠至滤出液为中性;
第二步、活化:配制双氧水酸性溶液或双氧水碱性溶液,将第一步处理的空心玻璃微珠加入其中,加热至30~100℃,并加以持续搅拌,处理时间为10~120分钟,得到活化的空心玻璃微珠;
第三步、配制镀液和还原液:按常规方法配制;
第四步、镀覆:
将第二步活化的空心玻璃微珠加入到镀液中,空心玻璃微珠与镀液中硝酸银或CuSO4·5H2O固体质量比为0.1∶1~3∶1,搅拌1~30分钟,然后缓慢加入还原液,还原液与镀液的体积比为1∶1~1∶20,继续搅拌,在室温或30~100℃下反应,使金属离子还原成为金属单质沉积在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得到镀银或铜的空心玻璃微珠,该步骤适用镀覆银和铜;
或者将第二步活化的空心玻璃微珠加入到镀液中,空心玻璃微珠与镀液中NiSO4·6H2O固体质量比为0.1∶1~3∶1,继续搅拌,在30~100℃下反应,使金属离子还原成为金属单质沉积在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得到镀镍的空心玻璃微珠,该步骤适用镀覆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化学镀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五步、后处理:待反应完成后,将镀金属的空心玻璃微珠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在30~120℃下烘干。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化学镀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所述碱溶液为NaOH、KOH、Na2CO3、K2CO3、NaHCO3、KHCO3、Na4P2O7中的一种或几种的任意比例的混合溶液,碱溶液的浓度范围为10~60g/L。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化学镀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所述的双氧水酸性溶液由双氧水溶液与盐酸或硫酸配制而成,该溶液含H2O2 1%~10%(质量分数),含HCl 1%~15%(质量分数)或含H2SO4 5%~95%(质量分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化学镀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所述的双氧水碱性溶液由双氧水溶液与氨水、或Na2CO3或NaHCO3配制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化学镀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氧水碱性溶液由双氧水溶液与氨水配制而成,含H2O2 1%~10%(质量分数)、含NH3 1%~15%(质量分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化学镀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氧水碱性溶液是按以下方法配制:在含H2O2 1%~10%(质量分数)的双氧水溶液中按H2O2与Na2CO3或NaHCO3的摩尔比2∶1~25∶1加入Na2CO3或NaHCO3固体。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化学镀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所述的双氧水酸性溶液由双氧水溶液与盐酸或硫酸配制而成,该溶液含H2O2 1~5%(质量分数),含HCl 1~5%(质量分数)或含H2SO4 80~95%(质量分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711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