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承重烧结类复合保温砌块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43359.0 | 申请日: | 2011-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6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滑曙光;虞培玉;姚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滑曙光 |
主分类号: | E04C1/41 | 分类号: | E04C1/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阜阳市西二环***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重 烧结 复合 保温 砌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节能领域,尤其是一种非承重烧结类复合保温砌块。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市场上的外墙及需要保温的砌体部位,多以外保温为主,主要使用材料有有机类和无机类两类,其中有机类包括:发泡聚苯乙烯(EPS),挤塑聚苯乙烯(XPS)和聚氨酯泡沫(PU),无机类包括:保湿浆料内含珍珠岩等。少量使用非承重混凝土复合保温砖,其做法为在混凝土空心砌块空腔部分填入胶粉聚苯颗粒、EPS板、XPS板以及发泡水泥等。
虽然外墙外保温有机类的材料具有材料轻、导热系数低等优点,但其易燃性的缺点使人民群众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如:2009年的中国科技馆大火、央视大火、2010年的上海大火、2011年的沈阳大火等,同时这类有机保温材料具有使用年限短,不能与主体结构同寿命,并且老化时会释放有害气体造成大气环境污染。
尽管无机类外墙保温类能达到燃烧性能A级要求,但保温性能较差,易开裂、脱落,最终加剧了保温性能的恶化,不能与主体结构同寿命,且会带来安全隐患。
虽然人们已经意识到以上两类外墙保温的缺陷,已经开发出混凝土类复合自保温砌块,但是由于选有的载体为混凝土类的空心砌块,该材质具有导热系数大,容重高,形成砌体后易开裂,以及内填有机保温材料易老化,不能与主体同寿命且遇潮湿后水份散失慢降低保温效果等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替代以上产品的新产品,从而达到外墙及需要保温的砌体部位保温性能优、防火等级为不燃烧体(优于A级)且与主体结构同寿命,砌体不开裂,墙体粉刷层不脱落等优点的非承重烧结类复合保温砌块。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的。
非承重烧结类复合保温砌块,由空心砌块和无机类高保温材料构成,其特征是,在空心砌块的空腔内填入无机类高保温材料构成非承重烧结类保温砌块。
所述的空心砌块是由煤矸石类、页岩类、粉煤灰掺入少量的粘土烧结而成,其中,煤矸石类、页岩类、粉煤灰的含量占95%,粘土的含量5%,烧结温度在900℃-1250℃之间。该载体具有强度高,容重轻,形变小,与水泥砂浆形成砌体结合牢固,与主体结构同寿命,材质导热系数小,良好的热惰性指标以及良好的调节建筑物室内环境湿度的“呼吸”功能和平衡室内外峰值温度的“相移动”功能。
所述的无机类高保温材料是通过水泥基材料加入气孔成型剂后经硬化形成的无机高保温隔热材料,其含量百分比是:水泥70-95%,粉煤灰2-25%,硅粉1-5%,加入发泡剂0.8-1.5%的发泡剂,采用泡沫混凝土专用搅拌、发泡、混合、输送一体机(专利号ZL201020163509.5),通过搅拌、发泡、混合、输送、硬化后形成发泡水泥的封闭微孔无机材料,该材料硬化成型后导热系数低,容重轻。
本发明非承重烧结类复合保温砌块,其制备工艺是:
1、将煤矸石类、页岩类、粉煤灰其中的一种或数种掺入5%的粘土烧结成空心结块。
2、将砌块排在有底模的模架上,孔口向上,下孔用底模密封,防止灌注未硬化的发泡水泥流出。
3、将水泥70-95%,粉煤灰2-25%,硅粉1-5%,加入发泡剂0.8-1.5%,采用泡沫混凝土专用搅拌、发泡、混合、输送一体机(专利号ZL201020163509.5),通过搅拌、发泡、混合、输送、硬化后形成发泡水泥的封闭微孔无机材料。
4、将制备未初疑的发泡水泥,灌入砌块的空腔中。
5、利用保温或蒸养的方法养护成型即生成该产品,该产品强度等级符合Mu5.0空心砌块材料,容重不大于1100kg/m3,导热系数在0.08W/(m·K)-0.18W/(m·K)之间。
本发明的技术进步性在于,本产品克服目前墙体保温材料的不足之处,达到墙体及需要保温的砌体部位保温性能优,防火等级为不燃烧体(优于A级)且与主体结构同寿命,砌体不开裂,墙体粉刷层不脱落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是空心砌块,2是高保温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非承重烧结类复合保温砌块,由空心砌块1和无机类高保温材料2构成,其特征是在空心砌块1的空腔内填入无机类高保温材料2构成非承重烧结类保温砌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滑曙光,未经滑曙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33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包壁饰型材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清除湖泊淤泥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