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子记录关联签名的电子证据取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42667.1 | 申请日: | 2011-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5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龙毅宏;唐志红;刘旭;杨浩;罗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北京天威诚信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H04L9/30;G06F17/3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潘杰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子 记录 关联 签名 证据 取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安全的消息鉴别(message authentication)与抗抵赖(non-repudiation)技术领域,特别地,是一种基于电子记录关联签名的电子证据取证系统。
背景技术
记录包括各类文件、订单、合同、协议、操作日志等。记录的重要特性之一是能作为证据。电子记录即记录的电子存在形式。但是,由于电子记录本身的特点,其作为有效的法律证据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比如,由于电子记录易于伪造和篡改,因此,如何确定其原发性、真实性(即是否是真实存在的)和完整性(是否被伪造),如何确定、证实其源发者(是谁产生、提交的)、参入者(记录的产生过程中有谁参入了),并使得记录的源发者、参入者无法抵赖该记录由其产生、有其参入,都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确定电子记录的原发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属于消息鉴别的问题,确定、证实其源发者、参入者使其无法抵赖其行为属于抗抵赖问题。目前,对于电子数据,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最有效手段是数字签名(digital signature)。
数字签名是建立在公开密钥加密技术基础上的一种安全技术,它能鉴别和保证电子数据的原发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并提供抗抵赖的证据。而公开密钥加密技术又是建立在公开密钥加密算法基础上的。公开密钥加密算法又称为非对称密钥加密算法,它使用一对密钥进行信息加密、解密,其中一个不公开,称为私钥,由密钥对的拥有者(或实体)安全保存,可用于数字签名(或信息解密);另一个公开发布,称为公钥,任何人都可通过一定的途径获得,可用于数字签名的验证(或信息加密)。
基于公开密钥算法的数字签名技术,其原理简单地说是这样的:签名者先计算要签名的数据的HASH值(散列值),即获取要签名的电子数据的数字指纹(又称为消息摘要,Message Digest),然后,签名者用其私钥加密该散列值,该加密结果称为签名数据;验证者如果要验证某个签名数据是否为该签名者对相关数据的签名,则他先用签名者的公钥解密签名数据,然后,用同样的散列算法计算相关数据的散列值,之后,将解密后的数据与刚才计算得到的散列值相比较,如果相等,则说明签名数据确实是签名者使用其私钥对相关数据的签名,否则,或者这个签名数据是伪造的,或者,相关的数据已被篡改。
数字签名具有如下特性:1)只有私钥的拥有者才能对数据签名,而任何人都可以用公钥验证签名的有效性;2)对原数据的任何修改,都使得签名验证失败,从而能鉴别和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确定数据的真实性,及发现针对被签名数据的任何篡改;3)签名值无法伪造,即其他人都无法伪造私钥拥有者的数字签名而能被公钥验证通过,换言之,如果某个数字签名被公钥验证通过,是有效的,那么,就可以确定这个签名一定是由私钥拥有者实施的,数据一定来自于、产生于私钥拥有者,从而能确定数据的原发性及源发者(或参入者),实现抗抵赖的目的。目前最常用的非对称密钥加密算法有RSA、DSA算法等,而椭圆算法(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ECC)是最近出现的、获得广泛重视的一种非对称密钥加密算法。
非对称加密技术真正要获得应用,还必须解决公钥的安全发布问题。为了实现公钥的安全、可靠发布,防止假冒,人们提出了公开密钥基础设施安全技术体系,即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PKI)。在PKI中,由一个称为证书认证机构(Certification Authority,CA)的实体通过一个证书认证系统(称为CA系统)为公开密钥对的拥有者签发数字证书(简称证书)。数字证书是一组电子信息,它上面有公钥、公钥拥有者名称(即主体名,Subject Name)、证书签发者名称(Issuer Name,即证书认证机构)、证书序列号、证书密钥用途等信息,并由证书认证机构的私钥数字签名,该签名的有效性可经证书认证机构的公钥验证(证书认证机构的公钥也是通过一种特定的、称为CA证书的公钥证书发布,并可通过一定的安全途径获得)。通过数字证书可实现公钥(或公开密钥对)与密钥对拥有者(私钥)的有效绑定,以及公钥的安全发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北京天威诚信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理工大学;北京天威诚信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26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