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伊拉地平关键中间体4-甲酰基苯并呋杂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13615.1 | 申请日: | 2011-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6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兰英;林振广;张广洲;曹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医药工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271/12 | 分类号: | C07D27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地平 关键 中间体 甲酰基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伊拉地平关键中间体4-甲酰基苯并呋杂的方法。伊拉地平临床上应用于治疗高血压疾病。
背景技术
伊拉地平,也称依拉地平,易拉地平,其英文名称是isradipine,化学名称为4-(4-苯并呋杂基)-1,4-二氢-2,6-二甲基-3,5-吡啶二甲酸甲基-1-甲基乙酯。其结构式如下:
伊拉地平是一种新型的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是由瑞士山道士(Sandoz)公司研发的,1989年由英国首次上市,最近美国、日本也相继批准生产。伊拉地平属于新一代的抗高血压产品,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对血管的选择性高,能舒张外周血管、冠状血管和脑血管,使血压下降,伊拉地平生效较慢(2~4周),持续时间较久,通过维持或恢复左心室内皮下的血流,防止局部缺血性损害,改善心绞痛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运动量,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对心脏的作用较小,对心脏有保护作用。长期应用耐受性更好,将成为高血压疾病的重要治疗药物。
式1所示的4-甲酰基苯并呋杂是合成伊拉地平的关键中间体。
式1
在专利DD259400、WO2005023787、中国专利申请200810205014和中国专利申请20051025267公布了4-甲酰基苯并呋杂的合成方法。
在专利DD259400中公布了在2,1,3-苯并呋杂的4位上直接引入甲醛基制备4-甲酰基苯并呋杂的方法。然而此方法涉及到了危险化合物丁基锂的使用,需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75℃的低温反应,条件苛刻,并且后处理繁杂,不适合工业化的生产。
Gasco A.M等在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1996年第31卷第1期公开了4-甲酰基苯并呋杂的一种制备方法。该文献使用4-甲基苯并呋杂为起始原料,使用N-溴代琥珀酸亚胺和过氧化二苯甲酰,将4位上的甲基溴化,然后水解得到4-羟基苯并呋杂, 使用二氧化锰进一步氧化得到4-甲酰基苯并呋杂。此方法中氧化步骤中需要高质量的活性二氧化锰,否则影响最终产物的质量和收率,而且这种常规制备方法步骤较长,总产率较低,不适合商业化生产。
在中国专利申请200810205014(公开号CN101768153A)使用相似的方法制备4-甲酰基苯并呋杂。该专利公布了通过制备4-甲基苯并呋杂,然后对4-甲基苯并呋杂进行取代溴化,水解,使用二氧化锰对水解产物4-羟基苯并呋杂氧化制备4-甲酰基苯并呋杂。
在专利WO2005023787中对氧化剂进行了改进,使用氯铬酸吡啶盐(PCC)氧化4-羟基苯并呋杂制备4-甲酰基苯并呋杂。这一方法的缺点是使用氯铬酸吡啶盐,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是对环境不友好的制备方法。
在中国专利申请20051025267(公开号CN18247233A)中,使用酸性物质在加热的情况下直接水解4-(二溴甲基)苯并呋杂得到4-甲酰基苯并呋杂。但是由于反应时间较长,容易对苯并呋杂造成破坏,产生副产物,影响目标产物的质量和产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备4-甲酰基苯并呋杂的新方法。该方法如下步骤:4-(二溴甲基)苯并呋杂在硝酸银水溶液,有机醇溶液体系中反应,生成硝酸酯的中间体,硝酸酯不用分离,直接在酸性条件下很温和地水解得到4-甲酰基苯并呋杂。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用流程图表示,详见说明书附图1。
最终产物的结构经过1HNMR,13CNMR验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优良效果如下:
1、工艺更简单,反应中避免使用丁基锂,氯铬酸吡啶盐(PCC)这类危险或者是对环境容易造成污染的化合物,更适合工业化、商业化的生产。
2、本发明中应用的工艺极大的缩短了反应时间,而且反应温度也更加温和,减少了副产物的产生,有效地提高产物的质量。
3、本发明中硝酸银和4-(二溴甲基)苯并呋杂反应,利用生成溴化银沉淀的特点,很容易地取代溴基团生成硝酸酯,后者能够温和地水解成目标产物,提高了整个反应的产率。
下面更具体地描述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然而,应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所给出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溶剂、所用化合物的量、反应温度、反应所需时间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医药工业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医药工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36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