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酸浆宿萼中β-隐黄质含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06363.X | 申请日: | 201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3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胡春凤;王旭;徐志文;惠伯棣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大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G01N3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5 | 代理人: | 田燕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秦皇岛***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酸浆宿萼中 隐黄质 含量 方法 | ||
1.酸浆宿萼中β-隐黄质含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A)样品预处理
将酸浆的宿萼与浆果剥离,再用组织捣碎机将酸浆宿萼粉碎成丝状宿萼样品;
B)游离水含量的测定
把准确称取的丝状宿萼样品置于表面皿中,在温度40~80℃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然后,按下式计算样品中游离水的含量:
式中:
X=游离水含量,以%(重量)计;
M=烘干前重量,以克计;
M’=烘干后重量,以克计;
C)总类胡萝卜素提取
准确称取步骤A)得到的丝状宿萼样品10重量份,再加入5~8重量份石英砂和以所述丝状宿萼样品重量计4~8倍的选自丙酮、乙醇、甲醇或四氢呋喃的第一有机溶剂,研磨5~15min后静置分离4~8min,取上清液作为“第一萃取溶媒”;剩余物再加入与所述的第一有机溶剂等量的选自正己烷、石油醚或乙酸乙酯的第二有机溶剂,研磨5~15min后静置分离4~8min,取上清液作为“第二萃取溶媒”,并反复用第二有机溶剂研磨提取,直至上清液和提余物为无色;
将第一萃取溶媒和所有的第二萃取溶媒合并,置于分液漏斗中,加入与合并萃取溶媒等量的蒸馏水,剧烈震荡混合,静置分离25~35min,取上清液在温度40℃、压力-0.06MPa与旋转速度60rpm的条件下旋转浓缩至干,得到0.5~1.5重量份含有总类胡萝卜素酯的提取物;
D)水解
使用20~40重量份的由正己烷-乙醇-丙酮-甲苯按照体积比10∶6∶7∶7组成的稀释液将步骤C)得到的含有总类胡萝卜素酯的提取物完全溶解,得到所述提取物溶液再加入以所述溶液体积计0.1~0.5倍重量百分浓度为35~45%的碱性甲醇溶液,在温度50~60℃下进行水解反应15~25min后,冷却到室温;
然后,将所述冷却反应液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并用20~40重量份的正己烷反复洗涤反应瓶,洗涤液合并至分液漏斗中,向反应液中加入20~60重量份的重量百分浓度为5~15%的Na2SO4溶液,剧烈震荡后,在避光的条件下静置分离0.8~1.4h,弃去下层相,将收集的上层溶液转移至100mL棕色容量瓶中,用正己烷定容至刻度,准确移取其溶液1mL,离心分离10~15min,得到的上清液进行HPLC分析;
E)HPLC分析
a)β-隐黄质标准溶液配制
准确称取β-隐黄质参比样品1mg,用1mL丙酮溶解后转移至25mL棕色容量瓶中,用正己烷定容至刻度,配制成40μg/mL的储备液;
准确量取配制好的储备液,用逐级稀释法,配制成质量浓度分别为0.00、0.039、0.078、0.156、0.313、0.625、1.250、2.500、5.000μg/mL的标准溶液;
b)HPLC分析条件的设定
色谱柱:DiamonsilTM,5μm,4.6mmx25cm;流动相A:以体积计9∶1的乙腈-水混合物;流动相B:乙酸乙酯;线性梯度洗脱:流动相B的体积百分浓度在25min内由0%增加至10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450nm;PDA波长范围250nm~550nm;进样量:20μL;
c)标准曲线绘制
使用C18-HPLC,测定步骤a)中配制的β-隐黄质标准溶液在λ=450nm处的峰面积,再结合所述标准溶液浓度绘制标准曲线;
d)样品中β-隐黄质含量的HPLC测定
使用高效色谱仪,在步骤b)设定的条件下测定样品在λ=450nm处的峰面积,根据步骤c)所绘制的标准曲线得到该样品的β-隐黄质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浆宿萼用酸浆的浆果代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大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大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636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