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氢调法制备高熔融指数聚丙烯的催化剂及聚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97918.9 | 申请日: | 201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5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化毅;黄河;李倩;胡友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F4/649 | 分类号: | C08F4/649;C08F4/646;C08F4/02;C08F10/06;C08F2/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法制 熔融指数 聚丙烯 催化剂 聚合 方法 | ||
1.一种含有多元外给电子体的催化体系,包含固体催化组分(A),烷基铝(B)和多元外给电子体(C),其中
组分(A)为氯化镁负载的Ti固体组分,并含有邻苯二甲酸二酯内给电子体;
组分(B)为三烷基铝;
组分(C)包括第一类外给电子体和第二类外给电子体,第一类外给电子体和第二类外给电子体的摩尔比例为1-70∶30-99;其中所述的第一类外给电子体选自二烷基二甲氧基硅,9,9-二(甲氧甲基)芴或2,2-二异丁基-1,3-二甲氧基丙烷及其混合物;第二类外给电子体选自四乙氧基硅烷、正丙烯三乙氧基硅烷、正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卤丙基三甲氧基硅或3-卤丙基三乙氧基烷及其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催化体系,其中组分(C)中的第一类外给电子体和第二类外给电子体的摩尔比例为2.5-50∶50-97.5。优选组分(C)中的第一类外给电子体和第二类外给电子体的摩尔比例为2.5-15∶85-97.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催化体系,其中
所述组分(C)中的第一类外给电子体选自9,9-二(甲氧甲基)芴;第二类外给电子体选自四乙氧基硅烷、正丙烯三乙氧基硅烷或正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及其混合物,第一类外给电子体和第二类外给电子体的摩尔比例为2.5-50∶50-97.5。优选组分(C)中的第一类外给电子体选自二烷基二甲氧基硅,9,9-二(甲氧甲基)芴或2,2-二异丁基-1,3-二甲氧基丙烷及其混合物,第二类外给电子体选自3-卤丙基三甲氧基硅或3-卤丙基三乙氧基烷及其混合物,第一类外给电子体和第二类外给电子体的摩尔比例为2.5-15∶85-97.5。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催化体系,其中组分(A)中的邻苯二甲酸二酯内给电子体选自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或邻苯二甲酸二正丙酯及其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的催化体系,其中组分(B)中三烷基铝选自三乙基铝或三异丁基铝。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的催化体系,其中组分(C)中的二烷基二甲氧基硅选自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二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异丙基异丁基二甲氧基硅,异丁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的催化体系,其中组分(C)中的3-卤丙基三甲氧基硅和3-卤丙基三乙氧基烷中的卤素选自氟、氯、溴或碘,优选为氟、氯和溴。
8.一种制备高熔融指数聚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催化体系。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的催化体系,在氢气存在下,催化丙烯聚合制备出高熔融指数的聚丙烯。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熔融指数聚丙烯的熔融指数在10-250g/10min之间。优选丙烯聚合在丙烯本体中进行或者气相丙烯中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791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