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纺织染整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96854.0 | 申请日: | 2011-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5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黄福良;曾郴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斌;黄福良;曾郴林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66;C02F10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4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织 染整 废水 深度 处理 用工 | ||
1.一种纺织染整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过滤,使高浓度、高温印染废水及生产中的软化温度废水进入格栅网过滤,除去纺织纤维;
2)、降温,用加压泵将高温废水泵入热交换器与自来水逆流交换,使自来水吸收高温废水中的热量流入软化池,使降温后的废水流入调节池,在调节池内利用搅拌器均匀水质水量;
3)、中和,将调节池的废水用泵提升至水解酸化池,使难降解的有机物及其发色基团解体、被取代或降解(裂解),从而降低废水的色度,改善废水的可生化处理性;
4)、生化处理,使水解酸化池的废水自流至生物接触氧化池,在池内设置组合填料,池底曝气对污水进行充氧,使池体内污水处于流动状态,以保证污水同浸没在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触,避免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存在污水与填料接触不均的缺陷;池底曝气是用罗茨鼓风机向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输送空气,使水中含氧量达到DO≥2-3mg/L,使附着于生物膜的好氧生物正常生长,生物膜生长至一定厚度后,近填料壁的生物膜由于缺氧而进行厌氧代谢,产生的气体及曝气形成的冲刷作用会造成生物膜的脱落,并促进新生物膜的生长,形成生物膜的新陈代谢,脱落的生物膜将随出水流出池外;
5)、沉淀,经生化处理后的水自流至竖流沉淀池,使沉淀下来的污泥进入污泥处理系统,而上清液进入絮凝池;
6)、化学处理,在絮凝池中加入药剂PFS(聚合硫酸铁)、PAM(聚丙烯酰胺)均有絮凝沉降的作用,用以去除水中的SS、CODcr、BOD及色度;
7)、第二次沉淀,经化学处理后的废水进入另一竖流沉淀池,使游离悬浮物沉淀并进一步脱色;
8)、分离处理,经沉淀池处理后的总量60-70%的上清液流入清废水调节池,将剩余的已达到排放标准的总量30-40%的上清液直接排放,使沉淀池内的沉渣流入污泥处理系统,去除降解回用水的氯离子;
9)、第二次生化处理,将清废水调节池内的上清液泵入高效生物滤池,池中由罗茨风机输送空气进行曝气,降低废水中的SS、CODcr和BOD浓度;
10)、臭氧氧化处理,高效生物滤池的出水进入臭氧接触池,用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通入臭氧接触池,使污染废水的色度及难降解的有机物通过臭氧分解达到脱色和降解有机物,臭氧能分解能含活性染料、阳离子染料、酸性染料和直接染料等水溶性染料并起到脱色作用;
11)、化学处理,臭氧氧化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混凝气浮池,并在混凝气浮池前设置加药系统加入药剂PFS、PAM;使废水和药剂充分混合进入混凝气浮池,去除非溶性的染料物质、悬浮物,降低COD、色度。混凝气浮池的出水流入中间水池进行中转贮存;
12)、第二次过滤,将中间水池的水通过提升泵利用水泵的扬程压力进入机械过滤器,通过机械过滤器后加入臭氧,再进入活性炭过滤器,形成臭氧/活性炭系统,在此系统中通过活性炭羟基自由基(-OH)与废水中的有机反应,使残留的染料发生基团中的不饱和键断裂,生成分子量小且无色的有机酸、醛,达到脱色和降解有机物的目的;经活性炭过滤后的出水进入回用水池;
13)、另一股车间碱量废水PH值高达11-13左右,由于锅炉采用煤作燃料,而煤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烟尘和酸性气体SO2,这部分水通过水膜除尘器使PH值降到7.5以下,CODcr和色度也得到一定的去除,而后流入沉灰池,在流入沉灰池前加药剂PFS、PAM,沉灰池中的上清液返回流入调节池,灰渣外运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斌;黄福良;曾郴林,未经李斌;黄福良;曾郴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685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十字桩与矩形桩梯形插接设备
- 下一篇:H桩与矩形桩矩形插合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