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获取分布式水文模型下垫面条件的地下水连通性探测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90212.X | 申请日: | 2011-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3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 发明(设计)人: | 石朋;侯爱冰;张志才;杨宇;瞿思敏;陈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V9/00 | 分类号: | G01V9/00;G01C3/00;G01P13/00;G01V1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2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获取 分布式 水文 模型 下垫面 条件 地下水 连通性 探测 方法 | ||
1.获取分布式水文模型下垫面条件的地下水连通性探测方法,选择目标流域,对其中的井进行轮流抽水测量,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目标流域中,在所有井上设置自动水位跟踪仪,同时顺序编号;
(2)自第一号井开始进行抽水,称为抽水井,其他井称为观测井,在抽水同时自动水位监测仪向中控电脑传输各井水位;
(3)抽水井水位维持在较原水位下降0.5m位置3小时,造成明显的降落漏斗,同时记录其他各井的水位变化;
(4)利用改进的电导率单孔稀释法获得观测井的流向;
(5)依次将二号、三号……观测井作为抽水井重复(2)~(4)步;对所有井完成抽水过程;
(6)将所有的井流向和水位变化过程标注在图上通过相关分析获得各井之间的连通关系;
上述步骤(1)中的自动水位跟踪仪是指如下设备:
自动水位跟踪仪包括单片机,GPS模块,激光测距仪,调频无线发射模块,其工作时将激光测距仪固定在井口上方保持竖直状态,照准部照准井内水面,测距起点位置接测水准,单片机的时钟控制器控制激光测距仪进行测距,测距结果通过单片机传给调频无线发射模块,调频无线发射模块将GPS模块数据和测距结果发送给中控电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的改进的电导率单孔稀释法是指:
用2mol/l的KNO3溶液浸润示踪沙,将浸泡该溶液至饱和并沥干的砂填入滤网中,制成高度15cm直径20cm的示踪圆柱体10个,一起放入被测井、落水洞或者探井中,从放置充成后开始计时,每隔2分钟取出一个示踪圆柱体,将示踪砂以圆心为中心均分为8块,每块外侧取出等量示踪砂,分别投入等量的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后分别测出8个浸泡溶液的电导率,全部示踪沙圆柱体取出共耗时22分钟,记录8个分区的电导率值,采用重心坐标的方法进行流向分析,相应原点至重心坐标的方向即是流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021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