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N型111晶向电阻率均匀性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84310.2 | 申请日: | 201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1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徐嘉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晨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11/14 | 分类号: | C30B11/14;B28D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舒良 |
地址: | 324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111 电阻率 均匀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N型111晶向电阻率均匀性的方法,特别是径向电阻率均匀性。
背景技术
当硅晶体切成硅片后,在硅片上要做许多原器件,比如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管芯,如果一个硅片中的径向电阻率均匀性差,做出来的许多管芯的性能就不能一致性,径向电阻率越差,做出的管芯一致性越差,所以器件厂家要求单晶硅材料厂家的径向电阻率控制在越低越好。而N型<111>晶向硅晶体生长最易出现的(111)小平面(如图1中所示中心小圆)效应,其晶棒径向电阻率测定的图谱(如图3所示)表明有2公分左右的小平面存在;而生长界面上出现(111)小平面是造成晶向<111>晶体径向电阻率不均匀的重要原因。小平面区和非小平面间的电阻率突变来源于两区的生长机制不同。(111)小平面是原子级光滑面,在它上面生长是二维成核侧向生长机制,侧向生长高速率,杂质原子能被更为有效地被捕获在生长界面上,造成小平面里外杂质浓度差很大,导致(111)小平面径向均匀性较差,电阻率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防止出现(111)小平面效应的一种提高N型111晶向电阻率均匀性的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N型111晶向电阻率均匀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采用<111>晶向的单晶棒,制备出偏向<110>方向X角度的籽晶,然后进行引晶,使晶体沿着<11X>晶向,生长出<11X>晶向偏向<110>晶面方向单晶体,然后将<11X>晶向的单晶体偏切X角,切出<111>晶片即可。
所述的X角度1~5度。
采用本发明方法,避免了晶体(111)小平面生长,其生长的单晶外圆特征基本圆整(如图2所示),其晶棒断面电阻率图谱(如图4所示)表明没有(111)小平面的存在。这样大大提高N型<111>晶向电阻率均匀性。同时由于晶体外部较圆整,滚磨成品率可以大大提高,因此能提高晶体产品的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前的晶棒断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后的晶棒断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前的晶体径向电阻率测定的图谱。
图4是本发明后的晶体径向电阻率测定的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采用本发明具体的实施作进一步说明。
一、制作晶种。采用<111>晶向的单晶棒,切出晶种生长方向朝着<110>晶向偏离2度角的籽晶。其中的偏离角一般在1~5度。
二、引晶。采用上述籽晶,使晶体沿着<112>晶向,生长出<112>晶向偏向<110>晶面方向单晶体。
三、切片。利用定向仪,偏切2度角,切出<111>晶片即可。
四、通过上述制作的<111>晶片,据测试,径向电阻率均匀性大大提高,同时也改善了单晶体的外型特征,可以提高单晶滚圆的成品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晨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晨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43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访问处理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虾蟹混养专用配合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