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拔孔整形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68280.6 | 申请日: | 201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9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李镇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燉煌五金塑料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7/06 | 分类号: | B21C37/06;B21C23/08;B21D41/02;B21D41/0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中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3 | 代理人: | 张绮丽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整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机械,特别是一种自动拔孔整形机。
背景技术
目前铜材笛形管的加工成型工艺主要是由拔孔机完成,其工艺过程一般是先由开料机器对需要加工的管料进行开料,然后人工手动将完成开料的管料送到拔孔机进行拔孔,再将拔孔后的管材送到整形装置进行笛形管端口的扩口或缩口工序,上述整个工艺过程由开料、拔孔、整形三部分的机器完成,每道工序均需要手工转序,甚至在笛形管的拔孔工序中还需要手工送料以控制各拔孔间合适的间距。采用此技术对管料进行拔孔的不足之处是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发生工伤意外,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行业人士都为提高此加工的自动化程度进行了多种探讨,如专利号为200820202848.2、公开号为CN20128725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铜管T型孔自动开孔机,包括机台、自动送料小车,机台下方机柜内设有液压控制系统和电动控制系统,拔孔管一端与油缸相连,另一端为工作端,从自动送料小车的夹料筒中心穿过,拔孔管内设有冲头和顶杆,上壁设有冲头出孔;钻拉装置由并帽、外拨套、内拨套、双片钻拉头、调整压盖等组件构成。上述的技术方案不仅结构复杂,而且仅能完成拔孔的工序,送料小车在实际操作中也较容易出现故障,因此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为了克服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拔孔整形机,能够将铜管从开料、送料、拔孔、整形实现全自动加工,不仅提高了加工管料的工作效率,而且也提高操作机器时的人身安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拔孔整形机,由工作台、送料机构、拔孔机构、控制器构成,所述拔孔机构由拔孔外套管、拔孔杆、刀具、拔孔气缸、夹模组成,管件套在拔孔外套管外,拔孔杆设在拔孔外套管内,拔孔外套管上设有可供刀具进退的开口,刀具可沿拔孔杆的楔台滑动,还包括夹具和伺服电机,所述夹具由伺服电机控制在管件拔孔外套管上滑动,所述夹具连接管件的一端;所述工作台的下方设有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可将工作台从送料机构移至整形机构。
上述的自动拔孔整形机中,所述拔孔机构设置在工作台上。
上述的自动拔孔整形机中,所述整形机构由工作台、夹模、整形气缸、活塞杆、扩口杆构成,所述整形气缸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活塞杆连接扩口杆,所述管件由夹模夹持,管件的管口正对扩口杆。
上述的自动拔孔整形机中,所述整形机构由工作台、夹模、整形气缸、活塞杆、缩口模构成,所述整形气缸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活塞杆连接缩口模,所述管件由夹模夹持,管件的管口正对缩口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采用上述的自动拔孔机将对铜材的开料、拔孔、整形多道工序实现了自动控制,不仅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极大的减少人工操作机器所带来的安全隐患,而且上述的自动拔孔机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可靠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自动拔孔整形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自动拔孔整形机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自动拔孔整形机的拔孔杆在铜材中使得状态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自动拔孔整形机由送料机构、拔孔机构、传输机构、整形机构、控制器2构成。
送料机构包括送料装置和切割机15。
拔孔机构由夹具3、伺服电机4、拔孔外套管5、拔孔杆6、刀具7、拔孔气缸10、夹模11组成,拔孔杆6设在拔孔外套管5内,拔孔外套管5在夹模11的位置上有开口8,刀具7设在开口8内并可在开口8上垂直位移。刀具7的下端与拔孔杆6楔形结构配合,具体地说,刀具的下端部斜面结构,拔孔杆接近刀具的一端设有与刀具斜面结构相适配的楔台9,在拔孔杆6进杆时,拔孔杆6的楔台9沿刀具7斜面推动刀具7在拔孔外套管5的开口8内垂直向上行,在拔孔杆6回退时,刀具7随拔孔杆6的楔台9下退,退回至拔孔外套管5内。
传输机构包括工作台及设在工作台下方的传输轨道。
整形机构由工作台1、夹模11、整形气缸12、活塞杆13、扩口杆或缩口模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燉煌五金塑料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燉煌五金塑料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82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EM燃料电池堆氢分配插入件
- 下一篇:一种超光滑表面清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