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Cr12MoV工件热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67839.3 | 申请日: | 201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1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于安永;何水平;高清军;石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市凯迪轧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18 | 分类号: | C21D1/18;C21D1/26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41107 | 代理人: | 马既森 |
地址: | 453500 河南省新乡***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cr12mov 工件 热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处理的一般方法或设备,特别是一种能提高工件质量,降低废品率、增加经济效益的大型Cr12MoV工件热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Cr12MoV工件热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常规球化退火,它是在炉温升至850-870℃时保温8-10小时,再降温到730-750℃保温10-12小时,在炉内冷却到500℃以下出炉;(2)精加工后再进炉加热至980-1020℃淬火;淬火后再在200-220℃温度下回火一次。这种传统的热处理方法只适用于一般小型工件,即工件厚度小于100mm、直径小于450mm时,对质量影响不大,但对于等于大于上述尺寸的大型工件进行热处理时,由于退火时间短,易造成工件组织结构不均、切削性能差,并因有害气体不能溢出、精加工后再进炉淬火,使工件表面产生较大的拉力,易开裂变形,影响质量,且废品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产品质量好、废品率低,效率高的大型Cr12MoV工件热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具体工艺是:(1)工件在常规退火温度下保温时间为12-20小时,具体时间与工件的尺寸成正比,然后进行扩氢退火处理,使炉温降到600-650℃保温40-100小时,再降低炉温,待炉温到450℃以下将工件出炉,自然冷却至室温;(2)对工件进行调质处理,在1050-1150℃温度之间保温2-6小时,再出炉油冷至160-200℃,再进炉升温到760-800℃回火处理3-8小时,出炉自然冷却至室温,改善共晶碳化物形态;(3)对精加工后的工件进行淬火处理,先在炉内用800℃温度保温3-4小时,然后升温至1000-1030℃保温3-6小时,再进行等温淬火,(4)最后在200-220℃温度下经过三次回火即可。经上述方法处理的大型Cr12MoV工件,其韧性大为提高,表面硬度达到HRC60以上,耐磨性提高30%,废品率降低10%,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对大型Cr12MoV工件的热处理方法,(1)将工作在常规的退火温度下保温12-20小时,时间的长短根据工件的尺寸而定。尺寸越大时间越长,随后缓慢降低炉温至730-750℃之间再保温16-20小时,然后进行扩氢退火处理,使炉温降到600-650℃保温40-100小时,再降低炉温到450℃以下是将工件出炉,自然冷却至室温。这样既保证了工件的软化组织符合机加工的切削要求,改善部分网状碳化物的均匀分布,同时使深层的有害气体溢出,确保后道工序质量。(2)对工件进行调质处理;在1050-1150℃之间保温2-6小时,再出炉油冷至160-200℃,然后再进炉升温到760-800℃进行回火处理3-8小时,然后出炉自然冷却至室温,这样可以有效改善共晶碳化物形态、减少应力的作用。(3)对精加工后的工件进行淬火处理,先在炉内用800℃温度保温3-4小时,然后升温至1000-1030℃保温3-6小时,再进行等温淬火,使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其中淬火加热阶段,珠光体转变成奥氏体,保证了淬火后马氏体的高硬度和强度。(4)回火处理,在回火阶段要在200-220℃温度之间经过三次回火处理,使淬火马氏体转变为回火马氏体,同时表面残余奥氏体分解为马氏体,满足了工件表面高硬度,心部强韧性的要求,消除了热处理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市凯迪轧辊有限公司,未经新乡市凯迪轧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78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车折叠拉环及保护装置
- 下一篇:陶瓷印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