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程逻辑分析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59880.6 | 申请日: | 201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0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强;全成斌;李山山;赵有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3177 | 分类号: | G01R31/3177;G08C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程 逻辑 分析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远程逻辑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远程逻辑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逻辑分析仪都需要和硬件直接相连,将所采集到的信号实时显示到逻辑分析仪的屏幕上,这相当于一台逻辑分析仪只能用于一台硬件设备,并且只能到实验室进行逻辑分析,大大限制了硬件设计的时间和空间性。远程逻辑分析仪的发明将硬件设计者从实验室和硬件设备分离,让设计者可以在具有网络的任何地方,只要安装了客户端软件,就能对自己设计的硬件设备进行逻辑分析,发现问题,改进自己的硬件设计。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远程采集硬件设备的逻辑信号。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远程逻辑分析系统,包括:远程采集端、中转服务器及与所述中转服务器连接的客户端,所述远程采集端用于采集待分析硬件设备的运行数据,并将所述运行数据发送到所述中转服务器,所述客户端从所述中转服务器获取所述运行数据显示并分析。
其中,所述远程采集端包括:
至少一个用于采集分析硬件设备运行数据的采集信号FPGA、至少一个实验FPGA、SRAM及USB集线器,所述实验FPGA和所述 采集信号FPGA通过共享总线和SRAM的形式互联,所述实验FPGA向所述采集信号FPGA发送或接收数据;采集信号FPGA集成了USB接口,USB接口和USB集线器直接相连,运行EPLD的控制逻辑将所述运行数据发送到所述中转服务器。
其中,所述远程采集端包括:
至少一个用于采集分析硬件设备运行数据的采集信号FPGA;
至少一个实验FPGA,连接所述采集信号FPGA,用于向所述采集信号FPGA发送或接收数据;
控制模块,连接所述采集信号FPGA和实验FPGA,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中转服务器,用于将所述运行数据发送到服务器,或者接受服务器发来的命令;
所述控制模块采用内存影射模式控制采集信号FPGA,各个控制命令共享影射总线,内存影射解析器解析来自控制模块的内存影射命令,把解析后的内存影射命令分别转发到相应的再解析单元解析,然后再将解析后的信号转发给所述实验FPGA,或者把实验FPGA的数据读回所述控制模块;
SRAM,连接采集信号FPGA和实验FPGA,用于存储所述运行数据;
控制FPGA,其中包括总线状态寄存器,用于控制所述实验FPGA和SRAM的两两连通。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待采集的硬件设备处设立远程采集端,并通过中转服务器将采集的信息传回给客户端分析,能够远程采集硬件设备的逻辑信号,突破了硬件设计的时间和空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远程逻辑分析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远程逻辑分析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控制模块ControlCenter的结构示意;
图4是图3中控制模块ControlCenter逻辑设计框架图;
图5是本发明的远程逻辑分析仪的一个实验的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的远程逻辑分析系统结构示意图,包括:远程采集端、中转服务器及与中转服务器连接的客户端,远程采集端用于采集待分析硬件设备的运行数据,并将运行数据发送到中转服务器,所述客户端从所述中转服务器获取所述运行数据显示并分析。
远程采集端包括:至少一个用于采集分析硬件设备运行数据的采集信号FPGA、至少一个实验FPGA、SRAM及USB集线器,所述实验FPGA和所述采集信号FPGA通过共享总线和SRAM的形式互联,所述实验FPGA向所述采集信号FPGA发送或接收数据;采集信号FPGA集成了USB接口,USB接口和USB集线器直接相连,运行EPLD的控制逻辑将所述运行数据发送到所述中转服务器。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98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