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工作电压高光效率单盒厚透反蓝相液晶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54830.9 | 申请日: | 201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1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琼华;吴迪;周凤;宋呈群;崔建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 电压 效率 单盒厚透反蓝相 液晶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透反液晶显示领域,尤指采用蓝相液晶的透反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透反液晶显示器因其透射区采用背光源发光模式,反射区采用环境光的光源模式,使得在室内和户外都有良好可读性及色彩饱和度,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显示设备中。透反液晶显示器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单盒厚透反液晶显示器和双盒厚透反液晶显示器,其中单盒厚透反液晶显示器制作方便,但透射区和反射区相位延迟不容易匹配,双盒厚透反液晶显示器透射区和反射区相位延迟容易匹配,但制作困难。对于透反液晶显示器,快速响应时间、高对比度、宽视角和较小的色裂是衡量其显示效果的标准。传统透反液晶显示器采用的液晶可分为向列相、近晶相和胆甾相三种,通过设计象素中透射区和反射区的电极结构,可以获得较好的显示效果在此处键入技术领域描述段落。
对于快速移动场景,液晶显示器通常会出现图像拖尾和色裂等现象,都是因为响应时间不够快。为了解决透反液晶显示器的色裂问题,提出了彩色时序技术,在透射区采用红绿蓝三基色LED做背光源从而不需要彩色滤光膜。采用彩色时序技术可以使光效率和分辨率增加约三倍,使透反液晶显示器的功耗更低,但是这种技术需要液晶响应时间小于1ms,而常规液晶响应时间通常为10ms,达不到彩色时序技术的响应时间要求。
相比于传统液晶,蓝相液晶拥有诸多优点,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并在其他方面有更好的效果:蓝相液晶不需要取向层,使得制造工艺大大简化;蓝相液晶的响应时间小于1ms,有助于减少运动图像的模糊而且也可以利用红绿蓝LED做背光源,实现彩色时序显示;蓝相液晶在不加电压时光学性质是各向同性的,这使得蓝相液晶显示器的视角很宽且对称。但是蓝相液晶显示器的普及存在两大障碍:(1)蓝相液晶显示器的驱动电压太高,不利于应用在便携式电子显示设备中;(2)蓝相液晶显示器的光效率低,观看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低工作电压高光效率单盒厚透反蓝相液晶显示器,包括:上基板10和下基板20,彼此相互平行放置,液晶层30在上下两基板之间,每个象素被划分为透射区和反射区,透射区和反射区的液晶层30均使用相同的蓝相液晶材料,透射区和反射区采用相同的液晶盒厚度d;上基板10包括上基板玻璃层11、上基板四分之一波片12、上基板二分之一波片13和上基板偏振片14;下基板20包括下基板玻璃层21、下基板四分之一波片22、下基板二分之一波片23和下基板偏振片24;其中上基板四分之一波片12和下基板四分之一波片22光轴方向相互平行,上基板二分之一波片13和下基板二分之一波片23光轴方向相互平行,上基板偏振片14和下基板偏振片24透光轴方向相互垂直;透明楔形电极25的底边置于上基板玻璃层 11上和下基板玻璃层21上,透明楔形电极25直角边相对的区域为透射区,透明楔形电极25斜角边相对的区域为反射区,透明楔形电极25的顶部可以为尖状,也可以为弧形,还可以为平面,透明楔形电极25的顶部可接触上基板玻璃层11或下基板玻璃层21,也可与上基板玻璃层11或下基板玻璃层21有一定的距离,即透明楔形电极25的高度h小于或者等于液晶盒厚度d,透明楔形电极25又由象素电极(P)和公共电极(C)相间排列组成,且透射区相邻透明楔形电极25的间隙lT小于反射区相邻透明楔形电极25的间隙lR,反射区的反射层26置于下基板玻璃层21内部;
优选地,液晶盒厚度d≤5μm且d≥1μm。
优选地,所述液晶盒厚d=4μm。
优选地,透明楔形电极25的高度h≤5μm且h≥1μm。
优选地,所述透明楔形电极25的高度h=4μm。
优选地,透明楔形电极25的底边宽度w≤4μm且w≥1μm。
优选地,所述透明楔形电极25的底边宽度w=1μm。
优选地,透射区相邻两透明楔形电极25间的间隙lT=3μm。
优选地,反射区相邻两透明楔形电极25间的间隙lR=5μm。在此处键入技术领域描述段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低工作电压高光效率单盒厚透反蓝相液晶显示器的结构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低工作电压高光效率单盒厚透反蓝相液晶显示器的透射率和反射率曲线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48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洁型耐油电缆
- 下一篇: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