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辅助散热机构的变压器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54462.8 | 申请日: | 201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8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忠;严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友邦散热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12 | 分类号: | H01F27/12;H01F27/18;F28F3/06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3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辅助 散热 机构 变压器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变压器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辅助散热机构的变压器散热器。
背景技术
在文献特别是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变压器散热器的技术方案,如CN2694447Y推荐的变压器散热器,其是将进、回油口在散热器上的设置位置错开,具体是将进、回油口设置在散热器的两侧上、下端,或者将进油口设在散热器的一侧上端,而将回油口设在散热器的另一侧的中部。该方案对于改善散热效果具有良好的作用,但是,由于自进油口引入的来自变压器(油浸式变压器)的热油不能同时均衡地引至各个散热片的散热油腔,靠近进油口处的散热油腔卒先获得,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仍隐含有油短路现象,影响散热器的散热效果的发挥。
又如,CN20094438Y提供的变压器顶置式散热器,其采用了冷、热油腔方案,不足在于:结构复杂;冷、热油腔的设置而使散热片的大量区域遭到挤占,减少了有效散热面积,影响散热效率和效果的良好发挥。
上述两项专利方案的欠缺被实用新型专利ZL20082003481606介绍的变压器散热器的节能等温散热片所弥补,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2页第5-12行和第24-29行。但是,对构成散热器的散热片的制作要求较为麻烦。
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1339838A公开的散热片阶梯式散热器同样能够消除前述两项专利的欠缺,具有对热油分流均匀、散热平衡和节约材料的建树。
此外,ZL200720046223.7(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ZL200820034818.5(变压器的散热器)和ZL200920210508.9(变压器大口径集油管散热器)以及ZL201020532652.7(变压器切向片式散热器)等等,等等。较为典型的如ZL200820034819.X提供的具有风机座的散热器,通过在风机座上配置风机,对散热器强制冷却,但是,由于风机的运行需要消耗电能,因此有失经济性,而且一旦风机故障,便失去应用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油浸式的大中型变压器的应用与日俱增,对与之配套的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也越来越严格,又由于散热器的自身结构相对较为简单,因此对散热器结构改进的技术空间普遍被业界认为趋于饱和,往往只能以传统的设计模式增大散热器的体积,期取获得相应的散热面积,但是这种以牺牲原材料并且增大体积的设计模式毫无疑问属于被动之举,与目前全社会积极倡导的节约型和节能型经济精神相悖。为此,本申请人作为专业生产变压器散热器的厂商,进行了长期而积极的探索与尝试,在克服已有技术偏见(增加散热器片的数量及体积)的前提下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不必借助于风机之类的强制冷却装置和无需以增加散热片的数量以及面积而可保障获得良好的散热问题,藉以体现节约能源和节约原材料的具有辅助散热机构的变压器散热器。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具有辅助散热机构的变压器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散热器本体包括进油管、回油管和集合在进、回油管之间的并且与进、回油管配接及相通的一组散热片,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辅助散热机构,该辅助散热机构包括一个或复数个封闭的自蒸发管和散热鳍片,各自蒸发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油管连接,并且以密封状态探入到进油管的管腔内,而各自蒸发管的另一端向着散热器本体的顶部延伸,散热鳍片结合在各自蒸发管的外壁上,其中,在所述的自蒸发管的自蒸发管管腔内灌装有自蒸发介质。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进油管的一端构成有一弯管,弯管具有一用于与油浸式变压器的出油口相配接的进油管配接头,所述的辅助散热机构与弯管相连接。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散热鳍片以既彼此间隔又相互并行的状态结合在所述的自蒸发管的外壁上。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散热鳍片以螺旋状态结合在所述的自蒸发管的外壁上。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进油管的两端各构成有一弯管,每个弯管上各连接有所述的辅助散热机构。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自蒸发管的长度大于、等于或小于所述的散热器本体的高度。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自蒸发管的形状为L形。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自蒸发管为碳钢管。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自蒸发介质为低沸点液体。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低沸点液体为制冷剂、油或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友邦散热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常熟市友邦散热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44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