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点触摸屏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40854.9 | 申请日: | 2011-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9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唐小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小英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点 触摸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摸屏,尤其涉及多点式触摸屏。
背景技术
触摸屏已经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手机等电子设备上通过手指触摸显示屏上的图标和文字来实现对主机的操作,使得人机互换更为直截了当。
从触摸屏的发展历史来说,触摸屏已经从单点触摸发展到可多点触摸的多点触摸屏,多点触摸屏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多个手指同时实现对屏幕的操作,使得触摸屏更加方便和人性化。
现阶段的多点触摸屏主要是电容式多点触摸屏,电容式多点触摸屏的IC制作技术难度大,触摸屏面板加工工艺复杂且生产成本高。现有的电阻四线制触摸屏,其生产成本低且易于加工,却只能进行单点触控。
鉴于触摸屏的不断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人们需要一种生产成本低、易于加工的多点触摸屏来满足广泛的用触摸屏进行对主机操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多点触摸屏,通过对电阻触摸屏进行改进,制作一种生产成本低且方便实用的多点式电阻触摸屏。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多点触摸屏,包括显示单元、位于所述显示单元之上的触摸面板、与触摸面板信号连接的触摸面板主控CPU及贴附在触摸面板表面的防刮塑料层;所述触摸面板包括第一输入层、第二输入层、第三输入层及第四输入层;所述第一输入层包括若干第一输入层行电极线,所述第一输入层行电极线之间相互连接;所述第二输入层包括若干第二输入层列电极线,所述第二输入层列电极线之间相互连接;第一输入层行电极线与第二输入层列电极线层叠设置形成矩阵;所述第一输入层的第一输入层行电极线共同设置一根引线,所述第二输入层的第二输入层列电极线共同设置一根引线;所述第三输入层包括若干第三输入层行电极线,所述第三输入层行电极线穿插于所述第一输入层行电极线之间;所述第四输入层包括若干第四输入层列电极线,所述第四输入层列电极线穿插于所述第二输入层列电极线之间;所述第三输入层行电极线及所述第四输入层列电极线都设置有引线;所述第三输入层行电极线及所述第四输入层列电极线的引线上皆设置有隔离电阻;所述第一输入层行电极线的引线、所述第二输入层列电极线的引线、所述第三输入层行电极线的引线及所述第四输入层列电极线的引线都与所述触摸面板主控CPU信号连接。
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所述第一输入层行电极线的引线及所述第二输入层列电极线的引线上设置有隔离电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本发明的多点触摸屏,通过第一输入层的第一输入层行电极线及第二输入层的第二输入层列电极线层叠设置组成矩形方阵,其中,第一输入层的第一输入层行电极线及第二输入层的第二输入层列电极线将触摸面板分成若干大的区域,在触摸面板上进行触摸的时候即可通过第一输入层和第二输入层大致判断触摸点所在的位置;另外,本发明还设置有第三输入层及第四输入层,第三输入层有穿插于第一输入层行电极线的第三输入层行电极线,第四输入层有穿插于第二输入层列电极线的第四输入层列电极线;这样,当通过第一输入层及第二输入层判断出触摸点所在的大致位置后,再通过第三输入层行电极线和第四输入层列电极线即可精确的判断出触摸的精确位置,与目前市场上电阻触摸屏相比较,可以通过更少的电极线确定更多的触摸点,使得触摸屏的精确度更高;其二、本发明的结构中在第一输入层行电极线的引线、第二输入层列电极线的引线、第三输入层行电极线的引线及第四输入层列电极线的引线上皆设置有隔离电阻,这样,不需要时间差即可使得本发明准确无误的进行多点触摸;其三、本发明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且所需要的电路简单,稳定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小英,未经唐小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08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